2022年,三航局全年完成新簽合同額1124億,新簽合同額正式邁上千億平臺,完成營業額476.8億元,當期完成利潤總額11.8億元,均實現歷史突破。連續兩年超額完成集團下達的18項考核指標,員工發展信心得到極大提升,奮斗的精氣神得到極大提振,公司發展質量實現重要突破。2023年,我們更有信心實現企業發展各項目標。
樹高千丈必有根,江流萬里總有源。企業之興,必有其因。當“千億三航”的光輝閃耀于星空之中,根基深藏于大地之下,我們滿懷感恩之心追根溯源尋因。5年來,公司黨委舉旗定向,不斷夯實“千億三航”根基,公司主要經濟指標穩中向好,運營質量逐年提高,干部職工隊伍工作作風發生質的改變、工作理念得到根本轉變、文化養成錨定奮勇爭先。
5年來,三航人在新時代發展中高質量前行的步伐不斷邁上新臺階。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出發。敢于奮斗的光芒,照亮過去、現在和未來。為迎接三航局第八次黨代會召開,我們聚焦改革、發展、黨建等三大主題,主要突出在中交集團黨委的領導下,5年來,公司黨委帶領三航人奮發有為、奮勇爭先的出彩成績、精彩故事,以專題的形式陸續呈現出來。
2022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擘畫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绷暯娇倳浀脑捳Z鏗鏘有力。
回眸過去的5年,三航局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緊抓發展機遇,不斷優化市場布局、產業布局、資源配置,全面提升經營能力和經營管理質效,強化市場開發能力建設。攻堅克難的奮斗場景,爬坡過坎的堅實足印,交織出“三航發展”行穩致遠的澎湃動能。
支起“顯微鏡”,透過現象看本質,及時優化市場布局
《道德經》有言:“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謀大事,從來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學會以顯微鏡般的細致,去深挖細節,研判形勢,才能在復雜多變的經濟市場大浪潮中,順應形勢,站穩腳跟,力求突破。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經濟受到較大影響。為保穩定發展,三航局精準分析形勢,及時優化布局,堅持“市場為大、市場為先”。全年召開經營工作例會、專題交流會共13次,系統分析研究“交通強國”“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充分開展區域調研,盤活區域經營資源,實現管理規范化、決策科學化、效益最大化,不斷推進重大項目落實落地。
在建立常態化政策研究共享和區域市場分析機制的基礎上,三航局以山東市場為重要突破口,探索在山東市場經營策略,并于2022年3月編制完成《山東省市場調研報告》,6月8日,集團主要領導在山東開展系列商務活動后,6月20日市場開發部在山東組織相關單位召開山東片區市場經營專題會跟進落實高端對接成果。2022年、2023年山東省域新簽合同額連續突破百億大關。
2022年8月,三航局編制完成《“十四五”市場開發規劃》,并通過線上、線下雙渠道面向三航局全體經營人員進行宣貫。同時,聚焦重點城市、重點業主和屬地區域,優化整合經營資源,健全屬地公司、專業公司設置,充分發揮風電產業鏈優勢,推進“專精特新”子企業建設,推動南方工程公司實體化發展;進一步深耕重慶及周邊區域市場,推動交建分公司整體搬遷;扶強扶優,大力支持屬地公司發展,八公司扎根湖南首年,攬收85億新簽合同額。
路雖遠,行則必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挑戰始終與機遇并存,三航局深入研判市場形勢,積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在風浪來臨時,扎實辦好自己的事,在機遇來臨時,順而尋求新發展。沉甸甸的數據,凝結艱辛與奮進。
拿起“放大鏡”,窺一斑而知全豹,精準優化產業布局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聚焦市場開拓,只有精細分析自身優勢,精準優化產業布局,才能全力打好市場經營攻堅戰?!蓖跏婪宥麻L的話語堅定有力。
守土必守責,守土定盡責。在大經營體系集中發力下,圍繞三級單位“區域化、專業化”發展導向,根據《分(子)公司專業化定位與區域化分工管理辦法》推動資源向主責、主業和優勢業務集中。2022年,三航局傳統港航業務新簽合同額首次突破300億,海上風電業務斬獲近130億,“大水工”業務占比達40%,充分發揮技術、裝備及人才優勢,進一步鞏固了江河湖海領先優勢。
發揮自身優勢的同時,追蹤關鍵“目標”不放松。牢牢鎖定集團關心關懷的重大任務,組建最強經營團隊,調動最優資源力量,成功拿下重點水工工程;三航局主要領導掛帥,骨干單位參與組成的“重大項目工作專班”,先后組織召開內部專題會16次,發布專班工作周報21篇,并順利中標該項目一階段工程。
一橋起,長虹現。隨著主拱合龍段最后一個高強螺栓施擰完成,株洲清水塘大橋主拱實現順利合龍,一座位列同類型橋梁世界第六、中國第三的彩虹之橋,傲然聳立在湘江之上,將清水塘生態科技產業新城與株洲主城區緊緊相連……
一葉轉,清能漫。打樁作業在氣泡墻的作用下,500米外的海域,噪聲低于30分貝,三航局珠海金灣海上風電項目旋轉的風機,將海上綠色能源源源不斷送入千家萬戶。風機下,成群的中華白海豚自由歡快地暢游……
一港建,百業興。打樁船機逐漸熄聲,三航局參建的德國在華投資最大的項目——巴斯夫項目主體完工,此后將有效提升湛江市的產業水平和競爭力,推動粵西與北部灣城市群、海南自貿港等區域的協同發展……
2020年全年新簽合同額增長超過20%,主力公司基本全部突破百億平臺,海上風電、市政、房建、投資領域經營額均超過200億元,單體合同超100億的項目實現由零到多的突破。
2021年,三航局、三航二公司、三航三公司繼續保持全國水運AA等級;三航局首次獲得交通運輸部全國公路信用評價AA等級,為開拓公路市場提供有力保障。
2022年全年合同額、營業收入等關鍵指標再次創下歷史最好成績,新簽合同額首次躍上千億平臺,“千億三航”目標邁出堅實步伐。
舉網以綱,千目皆張。立足自身優勢、把握關鍵問題、轉變發展方式,三航局“穩”的基礎更加牢固,“進”的態勢更加顯著,高質量發展步履日益堅實。
架起“望遠鏡”,立足整體縱觀全局,統籌優化資源配置
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王世峰董事長在2023年工作會強調:“堅持高質量發展目標,系統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是要提升系統經營能力、協同作戰能力、集體斗爭能力和優質經營能力?!比骄至⒆阄覈洕l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的長三角地區,牢牢把握企業發展的戰略定位,放眼全局謀一域,加快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
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在經營投標階段,統籌資源,打造基礎穩固的根據地,完善經營資源配套體系建設。選好配強項目管理團隊參與經營投標的同時,認真做好盡職調查、標前成本測算和技術方案編制等關鍵工作。在抓好重特大項目的方案設計、成本測算、商務策劃等工作的同時,借助“互聯網+”和信息技術,以“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為基礎,覆蓋項目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高效配置資源、降低管理成本方面的重要作用。嚴格執行“三不投”管理規定的同時,筑牢現匯業務基本盤,從源頭防范了工程項目投標重大潛在風險,保障現金流的穩定和充裕。
在高站位謀劃,于關鍵處定調。三航局推動項目組織關口前移,優化資源配置布局,突出“大抓現匯、抓大現匯”導向,扎實推進境內重大現匯項目落地。通過發布《境內重大現匯項目工作專班管理辦法》,規范重大項目工作專班管理工作,合理配置資源,統籌協調市場經營要素。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在過去的5年里,三航局在劈波斬浪中前行、在風雨洗禮中成長,以愚公移山的志氣、滴水穿石的毅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干,一步一個腳印把艱苦宏偉的目標變成了眼前美好的現實。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為企業發展指明方向。三航局將繼續擔當好國有企業的使命任務,胸懷國之大者,在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貢獻國企力量,為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懈奮斗!
策劃:三航局黨委工作部
撰稿:于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