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大唐汕頭新能源業主向三航局發來嘉獎令,表彰大唐南澳勒門I海上風電項目標段1在20天內完成了7根單樁沉樁和1座升壓站導管架基礎的施工。
嘉獎令中寫道:“特別是貴司所屬的大唐南澳勒門I海上風電項目標段1項目經理部施工團隊,充分發揮了團結協作、迎難而上、攻堅克難的實干精神,精心組織,加班加點,克服了海上風浪大、地質條件差等困難,使用‘秦航工2300船組’在20天內完成了7個機位鋼管樁沉樁,同時完成了海上升壓站基礎導管架的施工,開創了‘固定扒桿式起重船在廣東海域沉樁’的先例,并為本項目早日投產打下了堅實基礎?!?/span>
"秦航工2300"南海完成單樁沉樁首秀
該項目新建17臺7.0兆瓦風機、一座海上升壓站,工程于2021年6月正式開工,先后面臨地質條件復雜、技術難度大、施工窗口期短、工序耗時等諸多困難。
項目部科學籌劃、周密安排、多措并舉,通過攻堅克難打單樁、樹立典型提效率、合理安排搶工期三個重要舉措,確保了沉樁和導管架施工的圓滿完成。
南澳風電項目首根鋼管樁順利完成沉樁施工
項目多措并舉,打下單樁首例。因項目施工場址所處海洋環境復雜,施工難度大,為廣東海域首例固定拔桿式起重船施打風電單樁,且主力船站位受天氣影響大,單臺吊機運輸協調人員、物資難度大。
項目部在船舶布置方面,結合現場實際工況,多次開展研討會,經專家反復研討和論證,最終選定主力船頂對涌浪方向的站位方式,減小風場海域長周期涌對作業時間的影響。
項目部為解決沉樁過程中人員、物資上下平臺的問題,選擇增加使用一臺帶吊機的錨船專門運輸人員與物資,加快了施工效率。
項目部成員通力合作,保持不舍晝夜的工作態度、發揮攻堅克難的可貴精神,項目成功打下了廣東海域首例固定拔桿式起重船施打風電單樁。
加強典型施工,助推項目建設。項目部將前兩根樁作為典型施工范例,根據實際情況編制典型施工方案。從單樁沉樁第一步開始,詳實記錄各道工序相關情況,通過組織召開“典型施工總結會”,分析各工序安排、資源配置的合理性,商討改進措施,并對作業班組再交底。
在典型施工方案中,第一根試驗樁主要解決了物資供給、工序安排、銜接和資源配置問題;第二根試驗樁優化具體工序,節省了工藝時間。最終,項目第一根典型試驗樁施工耗時五天,第二根典型試驗樁施工僅用了三天,之后的單樁施工一直保持“兩天一根樁”的高效率。
合理安排施工,規避不利影響。項目部從施工前期準備階段就堅持高站位,打好提前量,全盤考慮,科學安排,細化人員配備、船機確定,提前部署各工序。
海上單樁施工前,項目部提前溝通,使各制作廠家單樁成品存量達到8根,充分保證了“彈藥”的供給;施工上盡量安排臨近機位優先沉樁,主力施工船舶利用“爬錨”便可順利就位,節省了動船時間;合理利用錨船“匯眾301”,實現“一船多用”,做到省工期、提效率、增產值。
同時,項目部完善天氣、海況預警機制,從施工安排上合理規避惡劣天氣帶來的影響,充分利用窗口期,為圓滿完成沉樁施工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南澳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安裝完成
大唐南澳勒門I海上風電場項目是今年廣東海域海上風電重點項目之一。項目建成后,對于解決廣東省煤炭資源矛盾不足、緩解環境保護壓力、拉動經濟綠色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項目完工可增加汕頭風電場游覽區中的風電機組數量,做強做活汕頭市全國首個風電科普園地、加強風電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傳播風電學科知識、推動汕頭市經濟高質量發展。
來源:江蘇分公司
圖文:石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