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三航局參建的S7滬崇高速(S20——月羅公路)新建工程通車。
該工程采用全預制拼裝工藝,不僅是上海首條全預制拼裝公路,還是目前國內預制拼裝工藝在公路領域最高程度的應用,裝配率達到95%以上。項目部平均日安裝預制構件11件,最高時達28件。
S7公路是上海市高速路網中十二條射線中東北方向的重要射線,路線全長49.9公里。本次通車段為南起S20-S6-S7立交,北至月羅公路段,全長約8.75公里,時速100公里。
S7公路通車儀式
■精準測量,減小誤差
預制拼裝施工,最難的當屬測量控制,只要有一道測量工序誤差錯一點,就會導致整個施工受阻。為此,項目部對影響拼裝的立柱插筋坐標、標高等內業數據嚴格執行三級復核計算,確保放樣數據的準確性,從源頭杜絕誤差。正式放樣過程中,使用測量“機器人”——目前世界上精度最高的0.5秒級徠卡全站儀,保證放樣的精準。承臺澆筑前,項目部對立柱插筋定位板、插筋頂標高等進行復測,使得現澆結構施工后預留鋼筋中心位置偏差小于3毫米。最終,首根立柱順利“蓋帽”,且標高誤差控制在2毫米以內。
■ 因地制宜分塊施工,確保施工作業連續性
項目工況復雜,施工區域西側為居民村莊,難以做到全封閉管理。原有道路聯楊路南北貫穿整個施工區域,3條東西方向的村道橫向與施工區域相接,3條河流東西方向穿過施工區域,特殊的“六橫一縱”的道路與河流情況嚴重影響施工作業的連續性。項目部從全局謀劃,因地制宜采取分塊施工作業方法,積極統籌人、機、料,保證現場施工需求,保障進度有序推進。
■ 加強交通組織管理,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聯楊路作為當地出行的要道,社會人流車流量大。為降低施工對居民出行的影響,項目部采取錯峰施工的方法,并在施工過程中加強交通組織管理,安排專人在路口進行引導協調,精心組織翻交次數達10余次,最終保證了居民的安全出行和工程的順利推進。
S7公路的通車,對完善上海市高速公路體系和促進寶山嘉定地區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二公司 駱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