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灑在路澤太公路,長長的蓋梁群形似披上金甲的巨龍脊骨,顯得格外雄壯。這些蓋梁作為高架橋面板與墩柱的“承接面”,決定著工程品質。
寧波分公司參建的路澤太高架項目是浙江省重點工程,被稱為“臺州中央通道”,施工要求頗高,蓋梁也不例外。傳統蓋梁施工采用現場綁扎焊接工藝,需要將上千根3層樓高的鋼筋吊裝至墩柱頂部,隨后按照流程完成切割、拼裝、焊接等8個環節。
在僅可容納3至5人的墩頂,實施如此繁瑣操作,質量勢必難以保障。加上蓋梁屬于高空施工,安全管控挑戰也不小,項目經理丁適否定了傳統施工方式。但是,如何迅速找到高質量施工的好辦法,始終困擾著他。
逼近施工日,徹夜未眠的丁適早早起床,圍著項目駐地開始散步。行至宿舍區,他見有小孩子正在搭積木,便湊了過去。只見,小朋友手拿一塊紅色三角,放在幾個搭成的方塊上,一個巧妙的“房屋”便成型。丁適頓受啟發,何不借鑒搭積木的思路,將蓋梁鋼筋骨架在加工廠制作后整體安裝到墩頂?
想法經可行性論證后,在鋼筋加工中心開始了實施。結果令項目工程部長李秋楓驚喜不已。“高空作業制作一片蓋梁需4天,現在只需1天,效率提升了整整4倍!”
得知蓋梁制作完成,丁適急忙趕往現場,逐個核實焊接點合格率,“99.62%!”他興奮地喊道。此前,采用傳統工藝施工焊點合格率只能維持90%,新工藝將焊點合格率提升近10%。
蓋梁施工時,路澤太高架處于通車狀態,現場道路設有圍擋,施工空間有限,蓋梁運輸極易“卡脖子”。有著20余年駕車經驗的老師傅,對運輸任務擺手搖頭。
“減小轉彎半徑是關鍵?!痹谝淮谓涣鲿?,老朋友周昌紅的一句建議,啟發了丁適。丁適一回項目部便召集團隊,提出特制雙頭運輸“炮車”的方案,為便于團隊理解,使用3D建模說明?!啊谲嚒筛鶕枰p向行駛,無需倒車,很大程度縮小了拐彎半徑,是個好辦法?!崩钋飾髦赋隽四P椭械摹伴T道”。
依據模型和施工圖紙,“炮車”1個月后順利建成。當“炮車”靈巧地騰挪進施工現場,完成蓋梁運輸任務時,項目團隊緩了一口氣。
萬事俱備,團隊選擇了一個好天氣進行吊裝?!吧w梁吊起來了!”有人歡呼起來??刹坏壬w梁骨架提升到頂,突然的咯吱聲讓大家屏住呼吸。丁適要求中止吊裝,帶領技術人員進行核實,發現蓋梁發生細微變形。
原來,吊裝時受力點集中到一處,導致蓋梁變形。丁適別出心裁地提出扁擔梁吊裝方式。蓋梁置身于扁擔梁的“懷抱”,受力點由蓋梁轉移到扁擔梁,骨架便完好無損。
如今,185片蓋梁連成一景,似是騰空的巨龍。當地上陶村黨支部書記陶崇良見此情景,豎著大拇指贊道:“真是不一般。原以為一年半載干不完,結果這蓋梁做得又快又美觀?!?/span>(寧波分公司 劉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