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三公司南航國際創新港一期3號、4號地塊項目3-A主樓完成封頂,標志著項目完成所有樓棟主體結構施工。
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建設團隊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精心組織、科學施工,克服了重重困難。
項目多個主樓為超危大工程,項目建設團隊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范和安全標準精準實施高支模體系施工。為確保全過程生產安全,提前編制超危大專項施工方案,經專家論證通過后,結合實際結構類型和設計要求進行技術和安全交底,并在施工過程中安排專人觀察,全面消除安全隱患。
為確保澆筑質量,項目建設團隊在每次澆筑前充分分析研判澆筑風險因素和應對措施,優化澆筑方案,強化技術、質量、安全保障。同時加強施工作業人員的技術、安全培訓工作,嚴格把控混凝土溫度及振搗情況,確保各項工作有序銜接。
項目主體結構中,3-B樓棟的屋面部分采用大跨度網殼結構,跨度19.5米,高度16至18.5米。由于網殼結構輕盈敏感,結構受力形式復雜,施工過程中易受天氣、振動等因素影響而發生變形,施工精準度要求高、高空安裝難度大。吊裝前,項目建設團隊進行整體施工模擬計算分析,充分考慮吊裝過程中的內力、變形,合理設計吊點的位置、數量,并做好綁扎點原構件的保護措施,編制各類施工方案,并結合實際不斷完善、優化,指導現場施工,保證各道工序安全有效實施。
項目積極組建QC小組,持續運用PDCA循環模式提升工程質量,以現場施工存在的質量問題為導向開展攻關,其中“提高框架柱混凝土外觀質量合格率”已結題,并形成成果報告提交公司審核。
在重要的施工環節,項目建設團隊依托BIM技術進行模擬分析,提高施工交底的準確性。同時,通過搭建各專業的BIM模型,在虛擬三維環境中提前排查土建工程、機電工程中的碰撞沖突,進一步提高了工程質量和施工效率。
為打造綠色、可持續的建筑工地,項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為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項目3號地塊設計時采用地源熱泵技術,這種可持續發展技術可利用大地土壤、地層、地下水等可再生資源產生熱量,代替了傳統的中央空調調溫方式,實現節能環保的同時增加了使用舒適度。
此外,項目安裝“南京市建設工程揚塵污染防治十達標準措施”配備揚塵治理設備,做好裸土覆蓋,每日開啟圍擋噴淋、高桿噴淋、霧炮機、灑水車等設備進行降塵;設置車身一體化沖洗設施,現場土方運輸車輛采用國五及以上排放標準新型渣土車,鼓勵新能源渣土車,配備高壓水槍沖洗車身,確保車輛整潔出場;規范設置監測點位,嚴格落實相關標準要求,確保TSP、PM10等監控數據達標;加強現場施工管理,嚴禁在施工現場拌灰土、煎熬瀝青、焚燒廢棄物,電焊焊接區域配備焊煙收集器,實行垃圾分類并及時處理;定期開展環保宣傳,項目場地內設置環保標語,確保環保意識深入人心,環保工作落到實處。
項目部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剛性執行安全管控制度,打造安全、文明工地。強化人員管理,推廣“平安守護”系統。嚴格實行進場人員管理,執行班前會制度;按照相關標準定期開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的安全教育培訓;設立安全體驗館、VR體驗區、高空墜落體驗館等設施,著力打造美觀、實用、科技、創新的集教育、展示和體驗為一體的體驗區,增強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保障施工人員生命安全。
本次全面封頂標志著項目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勝利,拉開了項目二次結構等施工的序幕。項目建設團隊將繼續強化安全、質量管理,錨定按期交付目標,不斷優化施工安排,統籌安排機械設備、材料供應、勞動力調配等,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高質量打造集科技研發、技術轉化、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四位一體”的國家級重點創新平臺。
來源:三公司
文圖:王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