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三航局承建的福州港羅源灣港區可門作業區6號、7號泊位工程(水工主體)完成全部預制構件安裝作業,標志著碼頭主體施工進入最后沖刺階段。
福州港羅源灣港區可門作業區6號、7號泊位工程位于福建省東北部沿海羅源灣南岸,項目施工內容為新建6號3.5萬噸級散貨裝船泊位和7號30萬噸級散貨卸船泊位及相應配套設施。
碼頭采用高樁梁板式結構,預制構件包括邊梁、軌道梁、縱梁、面板等50種型號共計1029件,最大的預應力縱梁單件重達93.81噸。預制構件具有梁板種類多,安裝精度高、施工風險大、施工工序復雜等特點。
施工過程中,項目部嚴格遵循“專業化、機械化、信息化、標準化”規范化要求,充分利用傳統優勢資源并進一步優化施工措施,創新性地將高樁碼頭上部結構施工模式由傳統的“水上作業”變更為“陸地作業”。項目團隊通過構建一座臨時鋼棧橋平臺作為施工通行要道,將預制構件由“海上起重船吊裝”轉變為“陸地運輸”,而后借助架橋機進行安裝作業。此舉有效規避了潮汐、波浪等自然因素的干擾,使得現場安裝效率與精確度均優于傳統的起重吊裝技術,并顯著降低了整體安裝成本。
在安全管理方面,項目團隊重點應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全方位部署了鋼平臺自動化監測系統、全自動智能架橋機安全監控系統,集成了視頻監控、廣播與一鍵喊話功能的綜合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統。這些措施確保了施工全過程、多層次的現場安全、質量與進度的全面監控,為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了有效保障。
在質量管理領域,項目團隊嚴格遵循PDCA循環管理原則,深入推動QC活動實施。針對預制構件的質量控制,項目團隊創新性地引入了免鑿毛貼工藝及混凝土表面保溫保濕技術,這些措施顯著提升了預制構件的施工品質與生產效率。在構件安裝質量控制方面,項目團隊設計并定制了座漿模具,不僅顯著提升了鋪漿作業的效率,還大幅提高了坐漿鋪設的質量標準。項目2項QC活動成果獲得“廈門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協會QC成果”一等獎。
該項目作為福建省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示范創建項目,建成后將大力提升福州港在省內乃至國內的綜合競爭力和影響力,助力打造“海上福州”和世界一流港口建設目標。
來源:六公司
文圖:陳桂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