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分公司嵩嶼項目部在近日福建省交通廳組織的質量通病治理檢查中以93.8的高分,成為全省受表彰的5家水運工程施工單位之一?! ?br /> 項目部以細致的工藝策劃,保證施工質量。成立了技術攻關課題組,在沉箱安裝工藝設計中,從半潛駁的參數、沉箱浮游的穩定、吊具吊索的設計,直至沉箱預埋鋼板等一系列工序都進行細致的受力分析、數據計算,使工藝更趨完善。項目部通過專題研討會、分析會,針對重力式碼頭工程實體通病、施工工藝通病及質量管理通病的表現及特征,詳細分析成因,制定操作性強的目標、管理制度及考核獎懲辦法,確定了9個項目及工藝作為重點控制對象,制訂了80多條針對性措施。通過QC活動,運用PDCA循環,找出質量管理中的“短板”并及時調整,提高施工質量。
強化施工過程的精細管理,在每項工序施工前,都組織技術骨干召開形式多樣的會議,強調關注工藝細節。為保證大型沉箱安裝的穩定性,項目部經過反復論證后改變了平衡水系統設計方案,設計了4個相互獨立的平衡水系統,保證沉箱著床的穩定性和平衡性。嚴格控制沉箱安裝的縫寬,項目部制作了專用“縫墊靠板”,使嵩嶼二期沉箱安裝測點合格率達95.3%,創下沉箱安裝質量新紀錄。為了提高碼頭管溝外觀質量,項目部專門設計了整體式鋼模板,自行設計加工鋼錐形穿墻電纜管封頭,使電纜溝砼面平線直,少有崩角現象。碼頭面層與護輪坎是碼頭工程的“面子工程”,雖然工程量不大,但關系到碼頭整體的觀感。項目部成立QC小組進行攻關,設計了整體鋼模板工藝,保證護輪坎線條順直,對面層砼進行配合比優化,精選骨料,嚴格控制坍落度,添加聚丙烯纖維提高砼的抗裂性能。施工中多次對砼收面工藝進行改進,由第二次壓光改為拉毛處理,有效減少了面層砼的裂紋。
系統的質量管理機制保證施工質量。項目部建立了“三定”質量創優工作機制:一是定目標,與分公司簽訂質量創優合同,確定“保公司優、創中交優”的質量目標;二是定獎懲措施,簽訂獎懲協議書,將質量指標層層分解;三是定標準,以治理質量通病為主要平臺,通過工藝優化和規范工序,嚴格執行技術規范標準,確保工程質量上新臺階。在嵩嶼港區二期施工中,由分公司技術部門牽頭與預制廠、船處及項目部四方簽訂質量創優協議,明確責任目標及獎罰標準,形成項目全方位強化管理的格局。在大型沉箱預制過程中,從大到砼配合比的優化、模板工藝改造,小到砼墊塊的制作、沉箱邊角的處理等都嚴格按照質量管理要求施工,使質量通病治理工作更趨規范,有效控制了質量通病的產生。(許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