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交通廳質監局近日組織質量、安全與造價執法大檢查,寧波分公司承建的北侖五期10號、11號泊位水工工程列全省第一名。
開工之初,寧波分公司就提出“創行業及國家優質工程”的目標,項目部建立了一套嚴密的質量控制體系,用剛性制度強化管理行為,落實三個推行:推行“三有”質量管理模式,做到施工前有具體方案,有技術措施,有質量要求;推行“崗位責任制”,誰負責施工誰保證質量,明確施工員為分項工程質量的第一責任人;推行質量控制交底制度,每月召開質量例會,對分項工程、重要工序分析技術難點,編制施工方案和工藝要求,制定預測、預控方案,使工程質量始終處于受控狀態。
施工的碼頭平臺最寬達到126米,是目前國內在建的最寬水工碼頭,施工搭接復雜,工藝工法要求高。為此,項目部邀請公司有關部門多次組織方案討論會,最終根據碼頭整體結構,取消后沿棧橋的設置,將碼頭分為東區、西區及中區3個相對獨立區塊作業面,各區塊內前中后平臺形成階梯作業面,確保水上安裝和混凝土供應。根據劃分區塊,合理編排總體施工計劃、構件預制、安裝計劃、樁基制作、沉設計劃等,同時在施工過程中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對計劃進行調整,確保每個環節緊密結合,合理、有序推動工程順利進展。
工程涉及樁基類型多,幾乎包括了水工工程常見的樁基類型,而且嵌巖樁分布范圍較廣,對施工工期產生極大壓力。為加快施工進度、確保工程質量,項目部分解工序,根據不同樁基類型,通過考核篩選,最終確定3家施工經驗豐富的勞務隊伍進場同時施工,增加作業面,多點開花,齊頭并進保證進度。加強對施工質量的監管,使嵌巖樁的樁基正位率達98%以上。為確保碼頭工程的質量,項目部定期委托金正檢測公司對碼頭進行實體檢測,強度檢測進行了22次,合格率達100%;保護層檢測24次,合格率81.8%~92%,均達到規范要求。
在安全管理上,項目部按照交通部《公路水運工程“平安工地”建設活動實施方案》要求,積極創建“平安工地”,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對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力度;對水上嵌巖平臺搭設、龍門吊安裝方案、臨時用電方案等危險性較大的分項工程,制定應急預案,開展事故防范演練,確保施工安全;以隱患排查治理為重點開展安全檢查,采取月度綜合檢查、專項檢查和突擊檢查相結合的方法,使安全生產管理警鐘長鳴,安全管理始終處于受控狀態。(徐科青 龔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