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二公司參與承建的中國最大的水運工程、世界最大的河口整治工程——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順利通過交工驗收,進入為期一年的試通航期。
長江口是世界第三大河口,歷時12年打造出航道水深12.5米、全長92.2公里、底寬350至400米的雙向“水上高速通道”。作為長江進出東海的咽喉要道,當時水深僅6米,成為長江通航的瓶頸,制約了上海、長江三角洲及長江流域經濟的發展。1998年1月27日,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一期工程開工,到2000年3月完成,航道水深增至8.5米;二期工程于2002年4月開工,2005年3月完成,航道水深由8.5米增至 10米;三期工程2006年9月開工建設,2010年3月14日實現12.5米航道水深的目標。
二公司從一期試驗段開始,就參與了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建設,在工程建設的13年時間里,先后進行了一系列科技自主創新:在水運工程中首次在平面和高程采用全球衛星GPS-RTK定位控制技術;應用新型土工織物制作軟體排,開發了從材料設計、排體設計、排布加工、專用施工船舶、定位鋪設工藝直至質量控制的標準和驗評方法在內的護底軟體排設計施工成套技術;開發了無驗潮水下地形測量技術;升降料斗式拋石專用船的開發及應用;步履式水下基床整平機開發和使用;塑料排水板打設專用船的研制和應用;空心方塊安放船的研制和應用;500噸充沙半圓體出運工藝創新。
深水航道開通前,5萬噸級以上船舶幾乎無法進出長江口航道。目前,長江口深水航道能滿足第三、第四代集裝箱船和5萬噸級船舶全潮雙向通航的要求,同時兼顧第五、第六代大型遠洋集裝箱船和10萬噸級滿載散貨船及20萬噸級減載散貨船乘潮通過長江口的要求。
目前上海港的貨物吞吐量居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居全球第二。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使沿江10多個港口、200多個萬噸級泊位直接受益,長江中下游已形成初具規模的沿江產業帶。(王澍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