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晚21:40,信號劃破因疫情而格外寧靜的上海長空,三航局洋山二期堆場項目接到了支援上海羅涇集中隔離點項目建設現場的征召信息。
接到通知后,項目建設團隊迅速組織,調集項目部全部力量和給排水、供電、弱電等分包單位,于當日24:00完成援建人員調度和施工初步部署,同時協調辦理人員及運輸車輛的通行證件。
4月6日一早,項目團隊精心挑選的48名55歲以下壯年參建者全部抵達現場,很快各施工區域全速運轉起來。項目團隊接到的任務是改造2棟樓,共計49個房間,計劃工期只有4天。
但是,疫情當前,隔離點建設首當其沖的任務是做好建設隊伍的疫情防控。項目總指揮馬開方“及時組建,現場培訓”,帶領團隊聞令而動,現場組織,對所有人員開展系統的集中隔離點管控規范知識培訓,再次強化安全防范意識。
“自身防疫安全必須得到保障,工作生活中,必須佩戴口罩,出廠區作業,必須穿防護服。生活區域勤消毒,外來貨物必須消毒后方可接受。”馬開方說道。
4月7日,前期清場完畢,后期建設布局正式開始,然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何在上海市各區疫情防控封城的情況下調動物資成了項目建設面臨的第二個難題。
各類施工材料、物資、設備,好比現場的“生命之源”,為保證物資材料供應,項目部先后聯絡了10余個供應商,然而得到的回復均是無法進行材料供應。項目部立馬與公司進行聯絡,公司領導得知后,立即行動,多平臺組織貨源供應,多方覓尋,最終通過三家供應商,成功保障物資材料供應。物料進場時,業主方專門開辟綠色通道,確保了材料物資及時到場。
建設物資得到了保障,近50人的建設團隊的后勤保障也不容忽略。為確保臨時組建的項目點的基本生活物資供應,保證現場工作員工的生活需求,項目部綜合部協調各供應鏈,緊急采買員工食品、方便面、飲用水和睡袋及消毒水等物資,運送到現場。
碩大的太陽在天空高懸,建設團隊在廠房場地內全力奔跑。為全力高效建設隔離點,項目部采取兩班制24小時不間斷的輪班制作業,全力推進隔離點建設。廢舊空曠的老廠房內沒有洗漱間、沒有床位,48名三航人不懼艷陽,酣戰深夜,累了便攜著一身汗水,倒在腳邊的鋪蓋上稍作休息,只為盡快緩解上海市醫療資源的緊張,為社會和人民一份貢獻三航力量。
4月8日,面積5000平方米,可容納床位262個的上海羅涇集中隔離點提前一天完成移交。此次舊房改造期間,項目團隊克服了工期緊、施工人員不足、物資材料采購受限及運輸困難等諸多難題,嚴格按照工程設計和施工質量標準,強化現場施工安全和人員防疫安全管理,確保了隔離點安全、優質、快速建成,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中交力量。
當前,上海疫情正處于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的關鍵時期,中交集團和三航局將始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牢記“國之大者”,履行央企使命擔當,為上海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