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座小山村到另一座小山村,似乎這次支教之旅將我一下子拉回到小時候的生活。來到這里,我想讓這些孩子們能和我一樣在學校和老師的呵護下健康成長起來。
——許諾
我出身在安徽省績溪縣,一個四面環山的小縣城。在我小的時候,這里交通還很不便利。要想去城市,只能通過每天限量的大巴和火車。所以,在我讀大學前,我從來沒有想象過大城市是什么樣子的。
直到2014年我考上了大學,這一切才發生了變化。當我乘坐了十幾個小時擁擠又潮濕的綠皮火車來到大學所在的城市時,我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忍不住驚嘆,外面的世界原來這樣精彩!所以,我深刻明白是通過教育,改變了我的命運。在后來的日子里,我也不斷努力學習,更爭取到出國讀研的機會。
2020年7月,剛剛碩士研究生畢業的我來到三航局港灣院工作。我珍惜現在忙碌而充實的生活,但也時?;貞浧鹪浤莻€生活在山村的少年,時常想兒時那些沒能一起堅持讀書的伙伴們現在過的是什么樣的生活。
許諾(左一)積極參加三航局活動
在參加港灣院的一次主題團日活動中,我聽到團委書記上的團課《精準扶貧,支教扶智,讓三航風車轉起怒江孩子們的夢想》。當我聽到團委書記描述的志愿老師們用英語課傳遞夢想、用美術課傳遞情感、用科普課傳遞信念的故事時,當我聽到他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時,我立刻蹦出了一個念頭:我也要成為一名志愿者老師!
在了解到三航局每學期都會派遣員工前往云南怒江福貢縣子里甲完小駐點支教時,我毫不猶豫得報名了,我只有一個心愿:“要盡我所能,讓那些孩子們也感受到外面世界的精彩?!?/span>
今年8月,在三航局黨委和港灣院黨委的關懷與期望下,懷揣著對支教工作的期待和忐忑之情,我正式踏上了2900公里的支教之路。
許諾在子里甲完小支教講課
來到子里甲完小的第一天,學校校長和老師們的熱情淳樸就打消了我的不安和焦慮。我所教學的科目是信息技術,作為全校唯一的信息技術老師,雖然在來支教之前我就盡可能做了充分的準備,也通過學校其他老師了解了孩子們的基本情況,但在第一堂課我就遇到了難題。
這里的學生幾乎都是少數名族,對于拼音和普通話的掌握還遠遠不夠,因此連電腦打字這項基礎教學都很難進行,也讓一些受挫的同學失去了學習興趣。面對這樣的情況,我開始思考,難道我來支教的目的只是把知識硬塞給他們嗎?于是我把課本合上,給孩子們播放了一些城市航拍視頻。在觀看過程中,所有孩子的眼中都充滿了好奇,也滿懷期待。
觀看結束后,我對他們說:“我從小和大家一樣,也是出身在這樣的小山村里,但是我通過努力學習走出了山區,成為了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我也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擁抱更精彩的世界。”在孩子們稚嫩的臉上,我看到了他們思考未來、思考夢想的表情,也許這就是我所想實現的支教責任。
許諾在信息技術課上教孩子們相關知識
9月中旬,學校二年級的一位數學老師兼班主任請了病假。由于學校教師資源嚴重不足,我從一名普通的任課老師變成了班主任。身份轉變之后,我除了備課和上課之外,還需要管理學生的衣食住行,每天早上陪伴他們起床早讀,一直到晚自習結束查寢完畢。
記得在一堂課上,我面對一個突然大哭的小男孩兒手足無措,直到最后才明白是因為他感冒頭疼了。在其他老師的幫助下,我喂他吃藥、帶他休息,最終情況好轉。我希望自己能成長得更快一些,學會的更多一些,努力成為一個能幫助孩子們解決困難、能讓他們依靠的好老師。
許諾在給孩子們上課
9月27日,我來支教正好整整一個月。恰逢三航局“心系怒江,傳遞書香”網絡支教第四期正式開課,而我又多了一項工作內容,每周為網絡課堂做好的調試與管理工作。雖然每天十分忙碌,但我知道又有20名三航青年加入了志愿老師的隊伍,更知道這是我們青年一代所應當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從一個山村出發再到另一個山村,從一個懵懂少年成為一名支教青年,我想用自己的行動告訴這些孩子們,通往外面的山路雖然崎嶇,但是我們每個人都能用知識和努力,實現美好的夢想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