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撥轉到四月上海持續抗“疫”已將近月余這座2500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全面貫徹“動態清零”的總方針正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和攻堅階段在這場“大考”之下公司高橋基地很多員工化身這場戰“疫”的孤勇者在社區、街道等地連續奮戰如螢火一般將個人的微光匯聚為他人照亮來去路讓人們充滿繼續前行的希望和勇氣高橋基地共產黨員施明就是其中的一束微光
4月2日,施明成為所在社區的志愿者第一次穿上白色防護服,戴上面罩,成為一名真正的“大白”,他感覺自己肩上的責任重了。
施明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引導居民核酸檢測,挨家挨戶分發抗原檢測試劑盒、給居民送生活物資等。
由于氣溫升高又戴著眼鏡,幾個小時連軸轉的工作下來,呼出的氣在面罩上凝結成水珠一顆顆滑落,水霧彌漫遮擋視線,他需要更加用力和專注,才能保證工作順利進行。
為了珍惜防護服,施明在工作期間不吃飯不喝水,盡量避免上廁所。累了,就在電線桿上靠一下,或者在原地蹲一會;渴了,就咽口唾沫潤潤嗓子。
有一次,施明引導居民排隊做核酸檢測,在維持秩序時,他忽然聽到有熟悉的聲音喊“爸爸”,透過模糊的面罩,看到是妻子領著女兒一起來排隊等待做核酸。
原來,她們在隊尾就看到了“大白”服上施明的名字,但是妻子怕打擾到他工作,于是便沒有讓女兒叫他,隊伍排到跟前時女兒才開始喊他。女兒輕聲問他累嗎?他堅定地說不累!等妻子和女兒做完核酸回去時,女兒遠遠地回頭朝施明比了個愛心。
那一刻,施明覺得心里暖暖的。他說:“疫情期間每個人都很辛苦,我們必須舍小家顧大家,才能讓我們的美好家園早日恢復往日繁華?!?/p>
深夜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施明接到他父親打來的電話,電話那頭的父親和施明說黨員應該沖在疫情第一線,建議他去參加志愿者,為城市出出力。施明語氣堅定地回答說他已經是志愿者隊伍的一員了,并且會努力把志愿工作做好。話語簡單,卻又不簡單。
轉眼間,時間來到了四月底,施明做志愿者已然將近一個月,他每天仍舊換上防護服到居委會報到。盡管有時施明也會覺得很累,但是他看到醫護工作者每天為幾千名居民進行核酸采樣時,看到其他志愿者每天馬不停蹄為居民解決生活困難時,看到來滬支援的防疫工作者和全國各地捐獻運送生活物資時。他覺得自己有一份熱,就要發一分光,堅持一定會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