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周到APP報道三航局廈門分公司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二期工程順利完成了國內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8兆瓦風機的吊裝——
28日,隨著最后一支葉片與高度達110米的輪轂實現精準對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二期工程順利完成了國內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8兆瓦風機的吊裝,再次刷新了大容量風機吊裝記錄,標志著我國海上風電事業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福清興化灣海上風電場地處福建省福清市江陰半島東南側和牛頭尾西北側,“該項目是福建省裝機容量最大的海上風電場,擁有福建省第一座海上升壓站,此次8兆瓦風機是目前國產首臺最大容量的海上風電機組?!比骄指G迮d化灣海上風電項目負責人林烏昌介紹道。此臺8兆瓦機型風輪直徑175米,掃風面積可達24041平方米,相當于三個足球場一般大,與以往其他風機相比,吊高吊重均位居首列。該風機需要吊裝四節塔筒,組合體吊高吊重的增加,不僅對現場的安裝船舶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增加了攬風系統設置的難度。為此,項目部選用目前國內最先進、技術含量最高、設計最合理的第三代風電安裝船“三航風和”1200噸自升式風電安裝船作為主力船舶完成吊裝作業。
風機吊裝負責人龐雙喜說:“此次安裝的風機散件多、組件重,吊裝迎風面大,吊裝作業對風力、纜風系統要求高,時下正值春夏交替時節,連續大霧、陰雨天氣給風機設備運輸及吊裝準備造成不小困難?!?/span>
據介紹,該工程規劃裝機容量280兆瓦,項目建成后,年發電量約8.18億千瓦時?!拔覀內找箠^戰,克服技術、氣候、疫情等諸多難題,多項成果成為國內領先技術。”林烏昌介紹道,項目研發的大直徑管樁斜樁嵌巖模塊化整體式平臺施工,有效降低了海洋潮流、波浪要素對海上風電施工的影響;首創施工平臺連同附屬設施整體吊裝移位技術工藝創新,提高了高樁嵌巖施工效率。
據悉,該項目是中國三峽集團與中交三航局強強聯手在福建區域海上風電產業邁出的重要一步,建設后將成為國內領先的海上風電機組科研創新試驗平臺,標志著中國節能風電海上項目工程建設邁出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步。 (廈門分公司 楊莉婷 鄭思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