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今日頭條對中交三航局江蘇分公司承建的陽西沙扒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主機吊裝進行報道——
海上風電看陽江,沙扒項目報佳訊。19日凌晨2時40分,三峽新能源陽西沙扒海上風電項目首臺機組最核心部件風機主機吊裝成功。
16日,在三峽沙扒海上作業平臺“黃船33”上,船尾的黃色鋼管樁在碧海藍天中顯得格外醒目。在今后的幾天里,施工人員將陸續將塔筒、主機、葉片、葉片輪轂組精準對接到樁上。
中交三航現場吊裝負責人李嶸介紹,風機吊裝主要的作業工序是塔筒的吊裝、主機的吊裝、葉片跟葉片輪轂組的組拼以及葉片輪轂組的吊裝。
16日晚上10時許,“黃船33”海上作業平臺上燈火通明。裝載4節塔筒的“神山1號”運輸船逐漸靠近平臺,十幾名工人分兩批乘吊籠到運輸船上對塔筒進行檢查固定。17日凌晨1時許,首節塔筒吊裝開始。隨著吊機慢慢升起,重達60多噸的塔筒被緩緩吊起。吊裝過程非常緩慢,首節塔筒于17日凌晨2時10分完成,最后一節塔筒在18日晚上7時許完成。海上吊裝受海況等因素影響非常大,施工人員經常要輪班倒,搶抓風平浪靜的“窗口期”來施工。
中交三航現場吊裝工人表示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有些工人還要克服恐高,暈船等困難。
中交三航現場吊裝負責人李嶸介紹,南海這邊的海況很復雜,涌浪較大,涌浪對運輸船的影響,是這幾天吊裝(緩慢)的主要因素。第二個因素是風力多變,吊裝過程中經常會持續變化。第三個因素是天氣的變化,對突發的大雨也要進行及時管控。
風機主機是風電機組最核心的部件,18日晚上8時,海上施工平臺上的工人正在認真地做吊裝前的最后準備,扯下帆布,擰緊螺絲,綁緊鋼絲,分拆底座。經過6個多小時的準備工作以及調整,19日凌晨1時許,風機主機吊裝正式開始。
凌晨1時30分,隨著風電安裝平臺“黃船33”起重機主鉤慢慢升起,重達250多噸的風機主機被吊起,緩緩移向塔筒進行安裝。
經過1個多小時的緊張施工安裝,凌晨2時40分左右,風機主機精準對接上110米高的塔筒,這標志著三峽陽西沙扒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最核心部件完成吊裝。
按施工規劃,接下來將進行葉片拼接以及葉片輪轂組的吊裝。
三峽新能源陽江發電有限公司現場負責人朱彬表示,首臺風機吊裝意味著海上風機主體工程最后一個工程節點已經完成,海上主體工程全線貫通,具備發電送網條件。
據了解,三峽新能源陽西沙扒海上風電項目位于陽江市沙扒南側海域,場址約50平方公里,共擬安裝55臺風機。該項目于2018年開工建設,2020年10月底項目全部機組并網發電。(江蘇分公司 董沂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