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3日,《中國交通報》7版“水運市場”對中交三航局海外發展進行了報道——
近年來,國內水運工程建設業務量減少。但隨著“ 一帶一路”建設不斷推進,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基金、絲路基金成立等一系列舉措讓水工行業看到了新機遇。中交三航局作為一家立足華東沿海、歷史悠久的傳統水工企業,堅定走出海外發展之路,推動海外業務向“走得出、進得去、待得住”不斷深化,經營規模、業務結構、市場分布、綜合實力等都有了跨越式發展。
按照與國際化接軌和屬地化管理的要求,中交三航局不僅使施工走出去、技術走出去,更積極推動著設計、產品、設備走出去。
興安基公司是中交三航局下屬的一家國際化公司,承建的馬來西亞沙巴尿素碼頭地處東馬沙巴州,建設所需的各種機具、建材資源十分匱乏,工程前期干得很艱苦、多磨難。在中交三航局水上施工雄厚實力的支持下,馬來西亞第一次豎起2臺70噸舉力的龍門吊,使巴沙州1000 多公里的海岸線有了第一個使用 PHC 管樁的水工碼頭,眾多國內先進設備、技術陸續走出國門大顯身手,最終工程順利完成。這個工程是馬來西亞“首富”——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第一次與中國建筑企業合作,也幫助中交三航局拿下了巴沙州首個外國建筑企業營業執照。
今年7月,中交三航局新加坡分公司參與的聯營體,中標新加坡大士污水處理廠項目。這是中交三航局踐行“海外優先”戰略,勇做“一帶一路”先鋒得來的成績。在新加坡市場,中交三航局從“摸著石頭過河”到逐漸深耕,在供應商市場的搭建、與“多國部隊”施工隊伍的穩定合作、業主的認可和社會信譽提高這幾個優勢條件下,通過資源整合,不斷開拓市場,承建多個新加坡國家級工程。其中,裕廊船廠大士南工程獲評該國的“國家優質工程獎”,被新加坡政府評價為“未來船廠”“夢幻船廠”“新時代船廠的典范”。
要做好海外市場,施工企業需扎根一方,把工程做好,保障質量安全,獲取良好效益。這就必須增強風險防范意識,加強商務合同管理,抓好成本控制,建好“防火墻”。
憑借水工領域的成就成功“登陸”,中交三航局于2016年成功拿下新加坡湯申—東海岸線T309標段 實豈納地鐵站項目。該項目是中交集團在海外發達國家承建的第一個地鐵工程,項目實施3年來,采取租購并舉,豐富二次經營,超額完成生產、利潤兩大指標,安全文明施工也達到了國際先進水準,推進中交三航局海外事業持續穩定發展。
自海外戰略實施以來,中交三航局相繼承接200余個項目工程,在水工、路橋、鐵路和軌交、市政、海上風電、工業化建筑、投資等領域為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建筑業一體化解決方案,成為“一帶一路”建設道路上的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