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5日臺海網對中交三航局廈門分公司廈門港古雷北1#泊位工程進行報道——
臺海網9月15日訊 據廈門日報報道近日,隨著第59件沉箱精準定位安裝,省重點工程、廈門港古雷港區古雷作業區北1號2號泊位工程中的1#泊位沉箱全部安裝完成,比原計劃提前了半個月。
廈門港古雷港區古雷作業區北1號2號泊位工程是福建省品質工程創建示范項目。該項目設計2個5萬噸級多用途泊位(水工結構按10萬噸級預留),泊位總長度1306米,陸域形成面積為42.36萬平方米,是該港區首個具備集裝箱裝卸功能的公共碼頭。
施工方中交三航局古雷項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制作沉箱共計85件,每件沉箱高18.3米,長寬均為16米,最大重量達到2200噸。這些沉箱在岸上制作好之后,通過千斤頂頂升配合超高壓氣囊出運、裝上半潛駁船,運輸到指定海域位置,再使用起重船進行定位安裝。
“項目部提前策劃,合理安排船機設備,趕潮水作業,交通船進行安全警戒,目前已順利完成59件沉箱的出運安裝,1#泊位沉箱已全部安裝完成。計劃今年年底完成全部85件沉箱的預制、安裝工作。”該負責人說。
古雷作業區北1號2號泊位年設計通過能力335萬噸,是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的“走出去”項目,可滿足石化產業原材料和成品運輸需求,計劃2020年10月竣工。項目建成后,對促進石化產業園區開發,加快推進閩西南經濟協作區建設,提高廈門港件雜貨以及集裝箱接卸能力,構建布局合理、銜接順暢、服務高效的交通網絡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