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麗的浙江寧波東南沿海梅山島,經國務院批準的第五大保稅港區——浙江寧波梅山保稅港區正迅速崛起,將成為我國東南沿海的新地標。
梅山保稅港區地處長三角南翼的浙江寧波-舟山港核心區域梅山島,東臨國際航道,北靠北侖港區,南連舟山諸島,西接象山港,規劃面積7.7平方公里,是國家實施自由貿易區域戰略的先行區。此刻,承擔建設任務的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的建設者們,正在這里奮勇拼搏。
拼力創造“梅山速度”
為了早日建成保稅港區,中交三航局寧波分公司調集各類大型施工船舶及精兵強將,晝夜奮戰在施工現場。自2010年8月開工以來,僅用489天(比合同工期提前46天)就建成了梅山港集裝箱碼頭1號~2號泊位,實現了梅山保稅港區如期開港運行。
2011年8月16日,梅山港集裝箱碼頭3號~5號泊位正式開工,揭開了保稅港區建設的嶄新一頁。3號~5號泊位全部工期是685天,合同額5.86億元,項目部只用一年時間就完成了4.67億元的施工任務,占整個合同額的80%。為了不辱使命,圓滿完成最后20%工程量,寧波分公司發起了空前的海上施工攻堅戰。
梅山港項目需要打直徑1200毫米長大管樁1528根,安裝各類構件3326件,現澆混凝土8.7萬立方米;施工高峰期,每月需完成現澆混凝土7000立方米以上。為滿足進度要求,施工人員經過精心策劃和安排,編制了“三、二”施工工藝,由岸向海,由東向西展開施工。同時,加快引橋施工進度,打通了陸上施工通道,創造陸上商品混凝土施工條件,形成水陸并舉的施工場面?,F場施工人員300多人持續奮戰5~6個月,施工作業面上有7個工作區域同時施工,每月完成現澆混凝土8000~9000立方米,節點工程工期比預期計劃提前3個月,大大加快了施工進度。
正是這一場場漂亮的攻堅戰,截至今年9月15日,施工進度已實際完成80%,建設者創造了“梅山速度”,項目部也因此榮獲保稅港區管委會頒發的2011年度立功競賽優勝集體獎狀。
精心創建安全工地
碼頭施工,立體交叉作業多、施工相互干擾大、安全隱患多,為推進梅山保稅港區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工程建設,公司領導在現場召開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工程建設推進會,對質量安全標準化示范工程進行檢查部署,并編制了《工程質量安全標準化管理手冊》。
與此同時,項目部一方面將安全管理延伸到作業班組,加強對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對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情況進行登記造冊,確保特種作業人員100%持證上崗;在各分項施工前,組織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強化對作業班組的安全管理。另一方面,嚴格遵循“珍愛生命,安全發展”理念,強化現場的安全生建設產管理。引入安全生產管理模塊預控法,規范現場安全防護設施;合理規劃配電箱位置、電纜走向;臨邊欄桿采用固定式欄桿,提高臨邊防護強度;設置寬度不小于60厘米安全可靠的人行通道和施工通道;編制施工船舶遇險、火災、防臺防汛、機械傷害等10項應急預案;多次組織員工落水救援演練、消防演練,消除安全管理的盲點和空白點。
標準化建設示范工程
為爭創行業和國家優質工程,項目部圍繞“質量、安全標準化管理示范工程”的戰略定位,整合項目部資源,采取了強有力的“四嚴一化”措施。
在沉放直徑1200毫米、最長樁長84米的大直徑管樁時,項目部嚴格執行質量標準,選用穩定性好,抗風浪能力強的樁18號船;采用GPS定位系統與常規儀器相結合方法進行定位,使樁的正位率達98.3%,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針對澆面層混凝土漏漿問題,項目部嚴密把關施工流程,采取新的鋼筋網和木板雙重工序,杜絕漏漿現象的出現。在澆注面層混凝土時,嚴格按照測標高、焊標高條、劃線、綁扎、鋪墊規范工序,沒做到位的必須整改、重做,使鋼筋標高的合格率從提高到95%以上。
今年6月,在浙江省有關部門組織的工程質量、安全大檢查中,項目部名列全省第一。日前,交通運輸部、浙江省和寧波市有關部門領導來梅山港集裝箱碼頭現場視察后,對3號~5號泊位示范工程標準化建設給予了高度評價。(鄭建民)
原文2012年11月20日刊登于《中華建筑報》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