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50多年歷史的中交三航局,在市場競爭日臻白熱化的趨勢下,施工產值卻連年攀升,合同額、營業額、利潤與“十五”末的2005年相比,三大指標分別增長了230%、215%、277%,年均遞增達到50%左右。是什么使這家水工建筑企業在如此競爭激烈的市場下,保持持續發展的動力,為此,記者采訪了中交三航局董事長、總經理方彥。
唯有創新 才有出路
記者:您好,董事長,請問三航局歷年來能夠保持三大指標持續攀升的秘訣是什么?
方彥:哦,您好,三航的發展其實一點也談不上什么秘訣,關鍵就是兩個字“創新”。作為老國企,如果因循守舊,沒有前瞻性地思考、規劃,僅僅守著原來的那“一畝三分地”,那肯定是沒有出路的。
創新包含了管理的方方面面,要轉變觀念,創新思路,不斷拓展市場。三航局是以水工碼頭建造起家的,但是通過這幾年的不斷向相關領域的拓展,公司已經擁有跨海大橋、深水航道整治、城市高架道路、高速公路、大型房屋建筑、大型船塢、人工島道路堆場、鐵路、海上風電等建設項目的業績和資質。三航在建筑市場的“參賽項目”從單一水工項目向“十項全能”發展。
技術創新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公司一以貫之以技術創新形成先發優勢,使公司在傳統水工業務領域和新業務領域始終保持領先的位置。在公司的“十二五”規劃中,特別強調了提高公司技術創新能力的要求,希望在加大水工等業務技術攻關和開發力度上,保持核心領域的技術優勢;加強對新業務的技術學習與研究,延伸技術體系;結合今后業務發展方向開展前瞻性技術研究和開發,注重新技術引進、消化、吸收與再創新,做好技術儲備。進一步推動企業技術中心建設,完善企業技術中心的運作機制,在成為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的基礎上,爭取在“十二五”期間成為國家企業重點實驗室。
擁有高端技術人才、專業人才隊伍呈階梯型,對企業的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三航在近年的發展歷程中,深深感到專業技術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也深刻地感悟到企業的競爭,其實就是人才的競爭,因此,公司在人才的培養使用上,不斷創新方法。近年來,公司吸納專業技術人才和大量地招收大學生,不僅改善了公司員工的知識結構,而且在重大工程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司注重對為青年科技人才搭設創新舞臺,提供學習、考察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機會,讓青年技術人員在實踐中得到鍛煉,提高解決技術難題的經驗和能力,同時重點培育行業領軍人物,培養一批既懂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高端施工管理人才,形成階梯型的創新人才隊伍。在人才培養上重點打造五支隊伍——致力于打造高級經營管理者(黨政)負責人隊伍、科技帶頭人隊伍、項目經理隊伍、技術和管理專家隊伍、崗位操作能手隊伍等五支重點隊伍。
制定規劃 持續發展
記者:剛才您談到了“十二五”規劃,請問貴司的“十二五”規劃,目標是將公司打造成怎樣的企業?
方彥:未來五年,我們的戰略目標可以概括為“123”。“1”是力爭五年內建立國內一流建筑施工企業,“2”是堅持國際化和多元化并重的兩個基本戰略導向,“3”是整合提升內部資源和能力,努力強化市場開發能力和技術創新三項核心工作。
要實現這樣的總體戰略,我們的思路就是,在鞏固提升傳統主營業務以及傳統市場主導地位的基礎上,加快資產結構、業務結構、市場結構的轉型,優化運營管控體系,健全基礎管理平臺,完善風險管理機制。同時我們還要在科技創新,設備資源開發,人力資源開發,社會資源整合,財務保障能力等方面加大力度,并以此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要加大市場開發力度,圍繞調結構的主線,抓住三個重點,以調結構來保增長。
第一個重點是對產品結構進行深度調整,在繼續鞏固和擴大海上風電市場規模的基礎上,進行深度開發,其內涵在于以技術創新為先導,做精做強,研發出適應不同水域、不同水深、不同裝機容量的風機基礎建設和安裝,打造風電建設市場“旗艦”企業;進入軌道交通領域和擴大鐵路市場份額,從管理、技術、設備、人才等各方面做好全方位的準備;加大海外市場的開拓力度。第二個重點是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注重通過投資拉動主業實現利潤增長。第三個重點是對市場地域進行調整,繼續按照“兩新三并舉”中“水陸并舉、東西并舉、中外并舉”的經營戰略來開拓市場。
通過以上三個重點的市場開發,在“十二五”期間實現產品結構多元、產業結構優化、地域領域豐富的市場格局,推動公司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展望未來 任重道遠
記者:“兩新三并舉”戰略思想將對貴司的發展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方彥:所說的“兩新”是指開拓新領域、新地域,這是對公司業務結構的重新梳理和定位。近些年,公司在業務領域和市場地域方面都有所突破。在業務領域方面,從哈大客運專線和京滬高鐵兩個鐵路項目開始,2010年公司中標承建了5條鐵路線;完成了國內第一個國家發改委正式核準并列為示范項目的上海東海大橋100兆瓦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施工;投融資上進入建筑市場高端領域,先后獲得15個BT項目。在市場地域方面,目前,公司的施工地域在國內遍布東西南北中,在建的項目有200多個。海外市場有10多個,是歷年來在建的海外工程之最。
新領域、新地域的開拓就是經營的開拓,在經營上要做到——水陸并舉、東西并舉、中外并舉“三個并舉”。水陸并舉的重點在于增加陸域工程的比重,東西并舉強調西部市場的開發,中外并舉要求繼續擴大海外業務的比例。
通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三航局在加大創新力度,保持企業持續發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我們應該看到與現代一流企業相比,我們還存在著差距,還要進一步轉變觀念,經營工作上要進一步發揮企業整體優勢,抓住重點跟蹤項目,加大非水工市場的開拓力度,不斷完善企業的產品結構,提高企業抗市場波動能力。要在加強制度執行力上下功夫,完善各種管理制度。在信息化建設上,進一步對傳統管理方法與管理流程進行創新和完善,構建安全、高效、可靠的業務和管理體系。在人才隊伍培養上,要形成重業績、重人文關懷的育人、用人機制,珍惜人才、尊重人才、培養人才。在創造效益上,加大降本增效的力度,規范管理制度,做好二次經營工作。
面對未來,任重道遠,雖然我們面臨的形勢嚴峻,但是我們有信心,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將不斷地開拓創新,向新的施工領域——城市輕軌、地下隧道等市場進一步拓展。(顧國強 王赤風)
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