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論語》里曾說:“人無信不立。”現在,有人緊接著這句名言,加了一句:“牌無品不優。”也就是說,一個企業沒有自己的品牌,就像一個沒有信用的人,難以在洶涌澎湃的市場大潮中站立。進而言之,任何一個企業,最關鍵的就是給自己“提素”,不斷再創品牌。
目前,許多企業都涌入到全新的領域與目標市場。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如何進行品牌延伸,如何通過品牌重新定位實現品牌再造,成為了一個新課題。即使企業巳有自己的品牌,也要再創品牌。因為,沒有一個品牌可以持續到永恒,品牌是有周期性的。隨著時代、市場、價值觀的變化,品牌也會發生變化,也會出現“新陳代謝”的現象。因此,企業應該與時俱進,著力實現品牌的再創。
在這方面,中交三航局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實踐。從初期打響的碼頭、船塢老品牌,到后來創建的路橋、鐵路品牌,這家老國企獲得了“中國的脊梁”國企稱號。如今,他們沒有“復制”自己,又進軍新能源領域,在做大做強海上風電安裝主營業務上再創品牌,充分詮釋了“品牌是一個動態的概念”。
眾所周知,品牌是一個企業綜合素質的標志,也是一個企業的利潤源之一。沒有品牌,企業不僅會沒有市場競爭力,更會喪失在市場立足的底蘊和內涵。特別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高端市場,企業沒有品牌,更是舉步維艱。
當然,不斷再創企業品牌,既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又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而且,還需要多個支點支撐,比如:核心技術、優勢產業、獨特創意,等等。中交三航局在海上作業險情不斷的施工中,叫響了“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口號,通過積極研發海上風力發電機組安裝的先進技術,適時將研究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并克服重重困難,應用平衡梁結構、機座安裝結構、柔性安裝系統等,在國內乃至世界上打響了海上風電安裝的新品牌,成功實現了老國企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也產生了很好的市場效應,獲得了客戶的贊譽。他們用行動驗證了品牌中國產業聯盟主席艾豐說過的一句話:“品牌意味著征服人心。”
總之,中交三航局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企業只有不斷再創品牌,才會擴大市場競爭優勢,贏取更多的市場回報。(田旎)
(《中國水運報》2010年11月12日第7版,央視網2010年11月15日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