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首個海上風電場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中,基礎施工和安裝過程中共有6項技術成果獲得國家專利,另有6項專利申請獲受理。
承擔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示范項目的風機的基礎施工與安裝的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家有過海上風電整體安裝成功經驗的企業,通過自主創新,解決了在水深
除此以外,三航局在東海大橋風電場項目中共斥資3億多制造的2400噸起重船“三航風范”號和6000噸專用運輸駁船已在實踐中成功克服了海上整機運輸和整機吊裝的關鍵難題。
近日,三航局將帶著已有的技術專利角逐我國首輪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投標。與東海大橋海上風電項目不同的是,此輪集中在江蘇的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除了濱海、射陽兩個各裝機容量30萬千瓦的近海深水段項目,還有大豐和東臺的兩個各裝機容量20萬千瓦的潮間帶項目。相比近海深水段而言,我國潮間帶海域廣闊,適合建設海上風電場的區域資源更為豐富。但由于潮水漲落起伏的影響,潮間帶漲潮時平均水深只有
2009年年底,三航局在江蘇響水風電場成功安裝了裝機容量20千瓦的試驗風機,使之在水深
由此,三航局在不同水域、不同水深、不同裝機容量的風機基礎施工和安裝中都具有先發優勢。依托三航局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的研發能力,公司還鼓勵在海上風電建設安裝上繼續進行自主創新,以“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為目標,不斷完善在不同海況下、不同安裝方案的風電建設和安裝技術。 (謝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