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航局工藝專利獲2018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發明三等獎
發布日期:2019-11-08
發布來源:中交三航局廈門分公司
瀏覽量:1229
近日,中交三航局廈門分公司與廈門市市政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廈門市市政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一種大尺寸下穿通道雙向預制節段拼裝構筑方法”獲得2018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發明三等獎。
?
該技術發明的關聯技術研究如:框架涵節段的預制工藝及精度控制、大尺寸構件的陸上運輸、現場施工及拼裝精度控制等關鍵施工技術均由廈門分公司負責。其中“框架涵節段長線法多向匹配預制工藝以及框架涵節段模板系統”,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長線法多向匹配預制框架涵節段施工工法”獲評中國交建施工工法。
該工法工藝按照框架涵節段的預制拼裝質量水平達到“接近原位制梁”的理念進行制訂。為此,預制場成立課題研究組,多次展開論證攻關,對模板系統的研發等關鍵技術進行優化,為推動該工藝的落地實施奠定了扎實基礎。
該項目節段采用長線法多向匹配預制,不僅可在縱向上進行匹配預制,在橫向上亦可進行上下節段的匹配。同一臺座交錯進行兩跨框架涵的預制,效率高、速度快,實現了從原先的單層預制轉向雙層預制的“高效操作”。
相較于傳統明挖現澆工藝,框架涵節段長線法多向匹配預制工藝采用了工廠化的生產方式。預制梁段各工序采取模塊化流水作業,每道工序易于控制,使得預制梁段外型尺寸精準,外觀效果好。具有施工速度快,工程質量好,造價低的特點,現場無需模板支架和大量現澆混凝土,無粉塵、噪音,對周邊環境影響小,結構線型優美,在城市下穿通道項目中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在國家“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背景下,該構筑方法對于“裝配式建筑”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中的運用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廈門分公司 蔡清程 陳儀)
下一篇
三航局中標溫州港樂清灣港區通用作業區(C區) 一期工程(一階段)
查看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