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南京在夕陽下映襯出金黃火紅之美,已有10多年一線管理經驗的三航局橫江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施工主管陳龍在安排好最后一車土方裝車后,忍不住拍下了渣土車的遠去背影,在朋友圈發了個動態,欣慰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橫江大道快速化改造項目作為三航局三公司在市政EPC總承包領域的新突破,地處南京江北新區,環保要求高,工期壓力大,要在14個月之內完成14億元的工程量。作為前置工序,15萬立方米的出土問題直接關系到整個項目的作業面的展開,為快速推進此項工作,項目部掀起百日會戰。
“3個月前我們立志要在100天完成15萬方的出土量,這一路走來,我們嗓子一直啞著,皮膚也黑了一圈,面對這個有20多足球場大小的小土山,我們也是壓力山大”,談到“出土”難題時,陳龍疲憊的眼神中揚起了一絲興奮。
面對競賽目標,項目部連日開會商討制定計劃,通過細分作業面,加大挖掘機械的投入,多個作業面同步推進同步施工。保證關鍵工點臨江路隧道高峰期,日均各類挖掘機40余臺土方作業,堅持“分秒必爭,出來1個作業點消滅1個作業點”。
可是項目部土方作業緊鑼密鼓地開展沒幾天,綜合部卻被“12345”投訴電話發來的工單淹沒了。原來,由于江北新區處于建設期,地下管網錯綜復雜,周邊各種建設項目繁多,個別施工單位造成了項目周邊小區出現了2次大面積停水停電的現象。牌子大、名聲響的三航局莫名其妙成了“帶頭大哥”,更有不明情況的市民說要不停上訪至項目停工。
面對僵局,項目副書記劉曉經過1個多星期的協調,走遍了江北新區規土局、綜合執法局、供電公司、燃氣公司、自來水公司、通訊單位以及新區相關各個職能部門和相關單位,每日通話記錄輕松破百。最終,劉曉將影響施工的攔路虎全部找出來,統統擺在桌面上,逐一進行分析,尋找到了解決方案,定人定時逐一解決,土方作業得以順利展開。
可就在項目機器剛剛啟動時候,揚塵控制又踩住了剎車。
原來是南京市下發了新的環保政策,開始對市區在建工地進行環保頂級管控,尤其是對出土運輸和外圍棄土場進行嚴格管控,飛行檢查隨時打斷項目施工節奏。在這樣的節奏下,項目部無法掀起施工高潮,100天完成15萬方土方的運輸遙遙無期。
“我們要化被動為主動,用最嚴格的文明施工措施,爭取‘差別化管理工地’這張綠色通行證”,面對政策環境,項目經理林文向大家明確了工作重點,力爭在政策范圍內,自覺做好文明施工,爭取到差別化工地管理證,減少政策性檢查停工頻次。
說干就干,項目部按照申請規定通過加強文明施工的管理,加大內部違規考核機制,提升作業人員文明施工意識,并在施工現場投放流動霧炮機、連接進出口安裝強制高壓洗輪機、對施工便道、現場場站開挖點、料堆均采用綠網覆蓋、增加現場灑水車數量、配足安全環保人員、加大施工現場環保工作巡視力度、對施工環保違規情況采取通報、罰款等措施。
項目部確保將綠色施工落到實處,將棄土臨時存儲做好裸土覆蓋和霧炮降塵,并做到隨時施工,隨時覆蓋,基本達到了“有風不起塵”的效果。棄土運輸也做到了出門不帶泥,文明施工達到新區環保要求,經過多日努力,終于順利“拿照”。
“印象中的工地都是塵土飛揚,路過時不得不掩鼻,而這里的工地干凈無塵,我們還經常出來散步?!弊≡陧椖坎扛浇臈畎⒁蹋刻焱盹埡?,帶著小孫子沿著工地外的圍擋到青奧公園散步,談及項目部環保施工的做法更是贊不絕口。項目部連續攻克管線和揚塵難關,也終于打通了出土難題,不僅為百日攻堅鋪平了道路,也贏得了當地百姓的認可。(三公司 張膠東 曾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