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由三航局承建的奉賢海洋生態修復項目(三標)通過完工驗收。
該項目位于上海市奉賢區杭州灣北岸中部,全長4.54千米,主要施工內容包含9座接岸生物礁營建,4.05萬平方米地腳生態潮汐池構建及1.34千米消浪壩原位修復。
作為落實國家雙重規劃和上海海洋“十四五”規劃的大型海洋生態修復項目,開工以來備受關注。項目建設團隊秉持“科技引領、生態優先”原則,全力恢復、改善奉賢海域的生態環境。經過近10個月的緊張施工與精心調試,項目各項建設內容均按計劃完成。
項目施工區域屬杭州灣北部海域,水流湍急,潮差巨大,鋪排、拋石及透空塊體的安裝等關鍵環節均需趕潮水作業,風、浪、潮對施工進度影響極大。同時,施工區域漁船頻繁穿梭,現場船舶移錨作業,材料及預制構件運輸給交通組織工作帶來巨大壓力。
為此,項目團隊提前深入研究奉賢海域歷年的水文情況,精心編制趕潮施工方案與水上運輸專項方案,采取水上施工分區、分工序的管理模式,利用BIM模型對水上船舶拋錨、趕潮時間等進行監控,以便動態調整水上資源投入。
項目團隊還通過VTS高頻系統、工作專用群等手段與屬地海事局密切聯動,共同加強對轄區內船舶安全管理,確保船機設備安全、高效作業。
面對接岸生物礁斷面結構中底層透空方塊的精確安放這一關鍵環節。項目團隊巧妙結合GPS衛星定位系統與高精度船載監測技術,對起重船及透空塊體進行精準空間定位。通過采用特制夾具,并配合專業軟件及CAD定位底圖的創新應用,團隊大幅提升施工精度與效率,確保透空塊體精準無誤地安置于預定位置,有力保障接岸生物礁斷面結構的施工質量和整體進度。
該項目的建成為奉賢區打造出一條高品質海岸線,有效鞏固杭州灣北岸中部的海洋生態安全,實現生態減災的協同增效,促進當地濕地生態廊道的陸海統籌與內外聯動發展。
來源:二公司
圖文:施政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