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三航局廈門軌道6號線項目濱海西大道站最后一幅地下連續墻施工完成,標志著項目地下連續墻全部完工,也為車站C基坑主體結構施工奠定了基礎。
地下連續墻圍護結構施工自項目建設伊始就是擺在項目部面前的一大重難點。面對通訊、電力、燃氣、污水等錯綜復雜的地下管線,地處軟弱地層并夾雜砂層;地連墻成槽施工困難,易坍塌、易崩解、易滲漏,成槽過程中遇到大量孤石、塊石;舊雨水箱涵及舊污水管未能遷改等諸多問題,項目部想方設法排除困難,加強與管線產權單位對接協調,加快遷改施工;對舊污水管破除后地下土層軟弱導致無法成槽的問題,項目部采用鋼板樁支護、換填的方式進行地層加固處理;面對地下巖層復雜,無法成槽的難點,項目部轉變思路,通過旋挖鉆、沖擊鉆等設備處置遇見的大塊孤石、塊石及部分堅硬巖層。此外,因施工緊鄰濱海西大道車行道,車流量大,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對槽段及臨近路面加密布設監測點位進行實時監測,并采用臨時支撐系統支護槽段,保證成槽施工不對周邊環境產生影響。
為確保施工安全質量安全可控,技術員、安全員采取兩班倒跟班作業;項目部加強現場協調力度,針對成槽過程中出現的泥漿污染場地問題,落實保潔人員及水車配置,及時清掃沖洗;對現場鋼筋籠吊裝等危大作業,落實現場安全員及監理員百分百旁站監督和安全條件核查;對機械設備作業安全半徑防護進行巡查管制,嚴格執行吊裝及動火等作業審批制度。同時,項目部加強對各施工工序的質量把關,對鋼筋籠焊接質量、鋼筋保護層及間距、槽段垂直度、混凝土交貨檢驗等進行全程監督和管控,保證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項目地下連續墻施工順利完成,為后續濱海西大道站主體結構及附屬結構施工打下堅實基礎,有效保障了車站主體結構施工節點。廈門地鐵6號線項目建成后,對于集美區交通發展有著深遠的意義,將大大提升周邊居民的出行體驗,促進沿線商業圈繁榮及集美區旅游產業的發展,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來源:六公司
文圖:賴銀波 劉昕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