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公司樁16號船在工期緊、氣候惡劣、樁管構造特殊、吊樁工序繁瑣的情況下,在朱家尖國際郵輪碼頭打下63根碼頭樁,最多日沉樁9根。
樁16號船施工海域緊鄰沈家門機場,當地相關部門明確限高30米,而樁16號船架子高達93米,為避開飛機的頻繁起降,施工都是在晚上12點過后,到清晨5點必須將架子倒下,就是在這樣的施工條件下,船員們僅用了7天時間完成了62根引橋樁。后經多方協調,由舟山市政府批準,同意樁16號船有2個月白天施工的時間。
即使能在白天施工,但2個月的時間完成300余根樁依然是個嚴峻考驗。施工海域經常有八九級大風,有時連著幾天只能拋錨、抗風,加之此次直徑1.2米、長74米至77米的PHC樁用3節樁管焊接而成,對捆樁、吊樁的要求較高,一根樁從捆樁直至沉入水中需耗時4個小時。為提高打樁速度,樁16號船改變吊樁方法,重新計算“4點吊”的可行性,最終由“6點吊”改為“4點吊”,大大縮短了打樁時間。但此次的“4點吊”與以往不同,風險增加了,常規吊樁反而不“常規”了。因為樁中間的間距有23米,捆樁時需檢查所有的接縫,起吊時要密切觀察樁的扭曲度、整體的平行度,確保在起吊過程中樁不會斷裂。只要有一點小小的疏忽,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船員們從捆樁開始就密切關注樁體的變化,仔細檢查確保萬無一失后才繼續施工。有次,一根樁的位置發生變化,墊木偏離了位置,導致該樁與其它樁體之間沒有間隙,鋼絲繩難以穿過去,無法正常捆樁。在架子組長指揮下他們先吊起樁頭,穿上細鋼絲,墊好斜木,再吊起中間,將樁頭位置的細鋼絲換成大鋼絲捆住樁體,中間墊上斜木……一點一點循序漸進,解決了難題。
目前,船員們每天從早上5點到晚上11點,每天18個小時連續作戰,力爭在2個月內完成艱巨的打樁任務。(王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