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傍晚18時,二公司承擔的蘇州河底泥疏浚工程,最后一艘滿載淤泥的重船出港,使挖泥總量成功突破113萬立方米,超計劃完成總方量,這標志著蘇州河168年第一次“澡”基本“出浴”。
調度站經過6個日日夜夜的艱苦奮戰,最高日達到130艘、300噸運泥船的運輸作業,成功克服了施工船舶、機具、人員眾多,底泥運輸指揮路線長、運輸航道地形復雜、橋梁眾多等重重困難,確保安全無事故,完成了疏浚開挖、水閘通航、卸運任務。
時針回轉,再現16個小時前、蘇州河底泥疏浚工程河口船閘調度站一天繁忙的場景……
凌晨2時09分,萬籟俱寂。濃墨一樣的天空,風,絲絲縷縷略帶著幾分寒意,繁華的上海大都市還在沉睡,3個身影出現在蘇州河的岸邊,在候泊區對一艘艘重載船封倉進行檢查。
2時25分,一聲長長的汽笛聲,運泥駁船開始動船,值班師傅們回到調度站用冷水洗了一把臉,開始了緊張的調度指揮工作。
2時30分,伴隨著河口船閘的開啟,洶涌的黃浦江潮水沖擊著蘇州河。此時浙江路橋凈空高度達2.7米,具備通航高度,老師傅觀測著在外白渡橋下的水尺。
2時33分 ,調度站分別接到河口水閘、董家渡海事、直屬海事處的電話,同意重船出港。這時調度站的師傅迅速拿起高頻呼叫:“1組008號重船可以出閘。”接到指令后,遮著厚重帆布的黑泥重載船從河口閘門緩緩駛出,往吳涇中糧直屬倉庫停泊區駛去。待一艘重船駛出后,又一道指令從高頻中傳出:“2組043號出閘,3組085號重船出閘,4組……”
3時17分,調度師傅指揮11艘重船安全有序地出閘。此時他們沒有停下來休息,而是把記錄每條重載船通過的信息,及時反饋給真北路項目部,聯系大治河西閘調度站了解有關船舶編號信息。
4時55分,上海灘的黑夜正在隱去,天蒙蒙亮,調度站接到大治河西閘報告,19艘空船出港,在等待浙江路橋凈空高度達到3.2米后進入蘇州河,調度開始向等候在黃浦江老北棧碼頭候泊區發出空船進閘的指令:“1組002號空船進閘、2組042號空船進閘、4組123號……”
5時17分,19艘空船進閘、安全過橋,駛入長壽路橋空船停泊區。
5時20分,閘門關閉,晨曦微露,調度站師傅稍作休息,注視著調度室內的大屏幕,利用AIS全程監控系統,掌握每艘重船、空船船舶的位置,調度船舶,開始安排一天的挖泥船作業、空船裝載的指揮工作。
8時,當都市人上班時,蘇州河底泥疏浚工程的調度人員已經整整工作了6個小時。船舶調度是個辛苦活,也是個細心活,16公里的疏浚段沿線有28座橋梁,37條大型電纜管道,任何一丁點兒的麻痹大意,都可能造成水域交通事故及安全事故的發生。為確保疏浚工程安全高效推進,項目部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措施及應急預案,尤其是加強安全管理,強調安全管理制度的嚴肅性,對一些冒險行船、不按要求提高航速的船舶進行處罰,最高單船一次扣發千元。對存在安全隱患、整改不力,不按指令、冒險穿越橋洞的船舶堅決清退,從而保證蘇州河底泥疏浚工程沒有發生一起船舶水域交通事故及治安事件。(盛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