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三公司設備物資租賃中心攪拌站舉行的書法比賽上,外聘的泵車司機老楊興致勃勃地寫下了8個大字“上有天堂、下有三航”,贏來了滿堂喝彩。
三公司設備物資租賃中心領導視勞務人員為“自家人”,做到政治上關心。租賃中心召開職代會,他們會主動邀請優秀勞務人員作為列席代表參加。各攪拌站成立民管會,對涉及攪拌站分配、管理措施制定、文明宿舍評比等內部管理工作都會邀請勞務人員參加。還創造條件改善他們的工作、生活環境,外聘攪拌車司機老陳剛到南京四橋攪拌站時,興奮地對家人說:“我們這里有空調、電視,住的是彩鋼板房。”剛開始家人都不相信,說他吹牛,老陳拿著手機對著宿舍自拍視頻傳給家人看,家人看后說:“到底是國有大型企業,你們這里的電視機比家里還要好呢。”在現場工作偶有小恙,攪拌站站長會主動關心,無論誰感冒了,第二天食堂總會為他燒上一碗香噴噴的雞湯。如果有思想情緒,甚至埋怨老板不及時解決設備存在的故障、扣押保證金及工資不能按時發放等問題,分管領導和攪拌站站長會主動幫助他們維權,所以,在租賃中心至今沒有發生一起拖欠務工人員工資的糾紛。每逢國慶、元旦等重大節日,攪拌站開展的各類文體活動,都會主動邀請勞務人員參加……
去年租賃中心在施工現場分設了7個攪拌站,70%的生產一線人員是勞務人員,租賃中心把協作隊伍人員納入合同制員工管理范疇,所有人員進場都要接受設備安全操作、文明生產、質量控制等方面的培訓教育,今年上半年,僅安全教育方面,平均每月人均教育次數都在3次以上。長期的規范操作,使勞務人員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一位攪拌站泵車司機在為中鐵一局提供服務時,按規范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受到中鐵一局的表揚還獲得了專項獎勵。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租賃中心分層次、有重點地對他們開展了“素質教育”系列活動,形成“學知識、學技術”的良好氛圍。 在一次設備檢查時,修理工周建祥問:“我們是勞務人員,你們會不會對我們實行技術封鎖呀?”分管設備的副主任堅決地說:“不會,只要你們想學,我們會傾囊相授。”設備部部長對周建祥提出的問題是有問必答,傳授泵車調試的數據運用、液壓系統等方面的知識。
租賃中心遵循“以人為本”、“任人唯賢”的原則,打破傳統觀念和員工身份界限,從操作崗位上選拔優秀的勞務人員充實到管理隊伍,為務工人員提供舞臺和發展空間。勞務人員孫令輝是一位普通的修理工,由于他工作努力,成績突出,被提拔為無錫高浪路攪拌站站長,之后又被推選為“感動中心十年優秀人物”,而獲得此項榮譽的在租賃中心僅5人。隨著企業發展,在租賃中心普通勞務人員走上管理崗位的已有10多人。
在租賃中心10周年慶典會上,勞務人員小姚情不自禁地說:“雖然我是一個勞務派遣工,可是你們沒有把我當外人看,我留戀這種氛圍,因為有時候它比金錢更重要。”(王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