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條承載昔陽白羊嶺煤礦多年企盼的希望之路;
這是一條穿越時空、連通昔陽白羊嶺煤礦未來發展的黑金走廊;
這更是一條凝聚三航人心血、智慧和力量的新領域開拓之路……
鐵路分公司承建的昔陽白羊嶺煤礦鐵路工程,是公司進軍鐵路市場承接的第一個鐵路項目,由此拉開了三航人在鐵路市場的征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拼搏,鐵路分公司在新領域、新地域為三航樹起了一面旗幟,“三個婆婆”:國投、煤礦(代甲方)、陽涉管理公司(代建方)從對三航的“一無所知”到“愿意長期合作”。工作量從最初的5000萬元到目前的1.45億元,鐵路分公司用過硬的技術、優質的服務、精細的管理,在公司傳統水工市場趨于萎縮的境況下,尤其是在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情況下,他們不畏艱難,在困境中求發展,為公司進軍鐵路,譜寫了載入史冊的新篇章。
目前,項目主體工程竣工在即,預計今年7月份將全線貫通,11月份投入營運。
2008年4月29日,這個原本平凡的日子,卻注定要被濃墨重彩地寫入三航鐵路工程建設的史冊。就在這一天,公司首次以三航的名義獲得第一個鐵路工程項目——昔陽白羊嶺煤礦鐵路專用線,從而踏上了進軍鐵路,打造三航鐵軍的新征程。
時隔一年半,當我們再次踏上這塊土地時看到:總長度約6.896公里的鐵路專用線在灰黃色的高山峻嶺中已像一條銀色巨龍,承載著建設者的希望,延伸著昔陽人的期待,靜臥在歷經滄桑的晉東中部的昔陽大地上。
山西昔陽白羊嶺煤礦鐵路專用線工程,工程量雖說不大,新鋪設專用線的總長也不過7公里,但工程位于交通極為不便的山區,又是在高山溝壑中造鐵路,工程特點為路基深路塹(最深達66.55米)、高路堤(填方量最高達39.14米)施工,同時涉及既有線施工防護,施工難度很大。項目部突出精細化管理,在規范、科學、周到三個方面下功夫,努力建成標志性的“示范工程”。
精細化管理是項目制勝的主要抓手之一。項目書記李淮說:“精細化管理就是要緊緊抓住“細”字來實現,做到各種流程的細化、標準化、量化。”項目部強調的不是某一個要素的精細化,而是所有環節的精細。管理上他們倡導“放大抓小”,項目經理靳平龍解釋說:“‘放大’,就是指項目部各責任人,把所有下屬員工職責范圍內的事情全部放手讓他們去做;‘抓小’,就是項目部各責任人首先從那些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小事抓起,抓那些薄弱環節。”
規劃合理,制度先行;職責到位,進度、質量嚴守;安全落實,獎罰分明——是項目貫徹精細化管理的過程,每個階段的工作都嚴格按“目標、制度、控制、獎懲、總結”的全過程管理。項目開工伊始,就編制了《工程項目管理辦法》,覆蓋了包括施工技術、工程試驗、安全生產、物資管理、機械設備、項目合同、協作隊伍、驗工計價等在內的各個環節運作,嚴格按規章制度執行。
項目部牢固樹立“精品意識”,認真貫徹質量管理體系,制定符合現場施工實際的質量保證措施。加強施工過程控制,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使每個施工環節都處于受控狀態。
精細化管理使降本增效,實現效益最大化成為可能。由于是新領域、新項目施工,在項目建設初期,對項目的盈利情況誰都沒有底,通過精細化管理讓項目部嘗到了甜頭。對重點環節,項目部領導總是反復研究施工方案,在確保工程質量、安全的情況下及時調整,降本增效,做到既注重整體推進,爭“面子”,又堅持成本優先,贏“票子”。
既有線的施工防護方案,原計劃采用鋼軌排架防護,預算成本60.8萬元,項目部通過對安全防護多種方案進行比對,決定改用勾花網和舊輪胎覆蓋防護,不僅使防護具有抗沖擊能力強,美觀大方,而且節省了成本28萬元?;炷翝仓稍荣徺I商品混凝土改成自行攪拌,又減少了80多萬元支出。
石質路塹邊坡防護,原設計為拱形截水骨架與掛網噴混植生防護,由于邊坡全部為石質邊坡,人工刷槽困難,而且巖質邊坡噴混植成活率低,后期養護也困難。經多次與業主、設計院溝通,將路塹改為掛網噴混凝土護坡,不僅減少了施工難度,加快了施工進度,更關鍵的是原本要虧損175萬元的項目盈利了30萬元。(金菊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