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遠之星”(右圖)大陸首艘客貨滾裝船從廈門東渡港廈金客運碼頭起航,使兩岸海上客運真正實現大三通。
為了實現9月6日通航目標 ,廈門分公司廈金客運碼頭客滾改造工程項目部員工科學施工,僅用3個月時間,提前完成施工合同內的所有工程。在日前召開的竣工慶祝會上,業主稱贊說,只有中交三航這樣的隊伍,才有這么快的速度。
該工程地處廈門東渡港區國際旅游碼頭南端。改造工程是在原有國際郵輪碼頭基礎上增加一個客貨滾裝設施,具備接靠從2400標噸到25000標噸客貨滾裝船舶的功能。廈門分公司主要承擔水工、土建部分,包括沖孔灌注樁樁基、現澆墩臺、預制連接板及安裝、控制室土建部分、碼頭水電、人行廊道等工程。
工程中標后,分公司就調派精兵強將組織施工,從進場的第一天開始,項目部24小時輪班作業,僅用16天時間就鋪設完成灌注樁施工平臺1510平方米,完成直徑1200 毫米鋼護筒制作15根、直徑1500 毫米鋼護筒制作8根,投入了9臺樁機進行沖孔施工。工程的難點在于海側吊橋架支墩樁的施工,項目部抽調4臺樁機,保證樁基施工進度。施工中遇到軟夾層地質出現塌孔,項目部采用鋼護筒自由跟進并配合振動錘夯擊工藝,穿過了軟夾層。為保證沖孔質量及保護環境,他們采用反循環泥漿沖孔法,解決了泥漿外漏問題,避免了施工海域的環境污染。
項目部編制了模板支承專項方案,解決了海上孤立、樁位保留前期施工平臺鋼管樁配合支撐的難點??堪稑痘┕び龅搅藪佁罨A,項目部變更工藝,將靠岸墩臺改為空心預制板,減少了靠岸的樁基施工,為業主降低了造價,也為施工贏得了時間。(吳維燕 張云飛 付群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