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司設備物資租賃中心借質量安全大檢查東風,在安全管理上突出“嚴”和“愛”,通過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建設,在挖掘人的自身潛力上下功夫,在提高人的安全意識上做文章,讓安全文化引導員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保證安全生產。
設備租賃中心每年有6個攪拌站建在項目上,但無論分布多廣,即使在內蒙古包頭,租賃中心領導都要帶隊去檢查,通過嚴格的檢查,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一次,南京四橋攪拌站對現場的安全隱患進行整改后,因為記錄沒有填寫完整,該攪拌站站長被罰100元,安全員被罰200元。租賃中心還將外租設備納入管理體系中,生產高峰時租賃了20多臺外租設備,他們對新進場的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通過試用、考核后才允許上崗。設備進場需驗收,證件的合法性、人員的合理配置、設備安全設施的有效期,都要進行檢查。外租的泵車操作工老王說:“你們這里的安全檢查比交通警察還要厲害,交警主要查超載、超速、違章停車等車輛違章違法,你們這里不光要查這些,還要檢查剎車、燈光、轉向、輪胎裝置等車輛的安全技術性能裝置。” 據統計,去年租賃中心書面安全交底有403人次,安全教育2203人次,考核25人次,實現了安全檢查教育全覆蓋。
租賃中心領導要求,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到3個“三勤”,嘴勤:勤說,勤問,勤交流;腿勤:勤跑,勤跟,勤到現場;手勤:勤記,勤寫,勤握手。”通過這“三勤”管理方式,加強員工之間的交流,以交朋友的方式告訴他們違章操作會帶來的后果,這種人性化的安全教育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一次,剛值完夜班的外租攪拌車駕駛員老李接到請他幫忙送單機履歷本的電話,當他走近施工現場時,安全員小馬過來笑著跟李師傅握手說:“李師傅,值完夜班怎么不休息呢?沒戴安全帽就進入施工現場,這樣很危險呀。”老李這才反應過來,一拍腦袋說:“唉呀,走得急,忘了呀,這可怎么辦呀,違反了安全規定,我甘愿受罰。”在季節變化和天氣突變的時候,安全員會給每位駕駛員發短信,提醒他們注意天氣變化和對安全生產可能帶來的不利影響;每次協作隊伍在進入施工現場前,都會收到一份關于攪拌站潛在危險源的告知書;在日常教育上,除了加強培訓外,租賃中心改變教育模式,采用茶話會的形式,讓員工和協作隊伍人員一起參加自評、互評,提高全員參與安全生產的自覺性和積極性。還通過開展每人爭當一天安全員活動,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通過以部門和站點為單位簽訂《員工聯?;ケX熑螘罚拱踩ぷ鳈M向到邊、縱向到底。(王 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