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三航局南京地鐵6號線金陵石化站主體土建工程通過質量驗收,項目全線控制性工程又完工一個,向建成通車邁出了關鍵性一步。
南京地鐵6號線起自南京南站,途經南部新城、紫金山、黑墨營、燕子磯和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止于棲霞山。線路全長約32千米,共設車站19座,均為地下站。
三航局承建的標段包含金陵石化站及金陵石化站至棲霞山車輛段出入段線土建工程。金陵石化站為地下兩層11米島式站臺車站,建筑面積為2萬平米;劉家庫站至棲霞山車輛段出入段線全長1203米。
南京地鐵6號線建成后,將極大地緩解南京城市中心區的交通壓力,縮短主城區與外圍組團的時間距離,進一步提升南京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能力,完善南京市整體交通結構,有利于城市改造、開發和發展,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該項目還將與南京地鐵S1號線(機場線)對接,屆時乘客下飛機或高鐵可直接換乘地鐵前往棲霞山。
2019年12月,南京地鐵6號線開工。在施工過程中,項目建設團隊出好“連環招”,攻克地鐵車站建設難關,盡顯三航智慧。
管線拆改“招”:從趟水過河到踏石留印
開工初期,管線拆改是項目建設團隊遇到的第一個“攔路虎”。
金陵石化站地處金陵石化老廠區,周邊建筑物多,下穿管線交叉分布,走向錯綜復雜,涉及的管線單位眾多。不僅埋有多項國家戰略性管線,還分布著諸多五六十年代的無頭管線,是南京地鐵6號線中管線分布最為龐雜、施工場地條件最為狹窄、周邊環境最為復雜的站點之一。
建設伊始,項目建設團隊充分了解周邊環境,經過綜合分析,采取“同溝同槽、永臨結合”的施工方法,將圖紙上的管線列出清單,注明單位,逐一確認。
可在管線遷移時,還是多次出現了現場管線與設計圖紙不符情況。在管線單位人員的監護下,項目部采用人工開挖和探挖的方式確認,順利完成管線遷改,為保證工期邁好了第一步。
深基坑開挖“招”:從設計變更到安全高效
金陵石化站地處金陵石化廠區,地質以軟弱土為主,施工條件復雜。項目進入大面積基坑開挖,開挖深度約16.3-21.3米??墒┕がF場周邊建筑物多,基坑距離教培中心最近處僅5.2米,安全管控風險高。
項目建設團隊與設計院深入溝通后,果斷將原半蓋挖變更為大部分明挖、局部蓋挖,降低了施工安全風險,縮短了基坑開挖到主體結構的施工工期。
針對車站周邊建筑物距離基坑較近的難題,項目建設團隊在提高旋噴樁施工質量的同時,將教培中心大樓北側范圍內的旋噴樁深度加長至基坑底板,并將基坑內原設計的鋼支撐改成混凝土支撐,以提高基坑內支撐強度,以保證教培中心大樓安全。
根據施工監測數據反饋,整個基坑開挖過程至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教培中心大樓變形數據均在規范允許范圍內。
在開挖過程中,恰逢2021年梅雨季,項目部按照防洪防汛應急預案組織演練,推行區域劃分管理制度,采用積水明排的方案,在一個開挖面放置3臺水泵,24小時不停向外抽排,保證基底干燥,封底澆筑順利進行。
黨建共建“招”:從開局破冰到企地共建
自進場以來,項目部借助冬季掃雪、夏季送清涼、愛心助學、疫情支援等活動,逐步形成與周邊單位關系融洽的施工環境,建立了良好的溝通機制。
進場之初,項目黨支部與金陵石化行政事務中心機關第一黨支部聯合開展了“共建美麗金陵”主題黨日活動,加深了彼此了解。
以此為窗口,項目部與金陵石化主管雨污水管、綠化、交通圍欄、熱力管線等13個部門建立聯系,簽訂臨時占地遷改備忘錄,從第一個備忘錄至與金陵石化公司正式簽訂臨時占地遷改協議歷時8個月,共同快速推動解決車站施工場地三通一平、交通導改方案優化、管線遷改、車站建設等方面事宜。
如今,一座現代化綜合性的地鐵車站已然成形,南京地鐵6號線施工標段進入車站主體結構上方道路、管線、綠化恢復和站內機電裝修組成的“立體施工”階段。
這條貫穿南京城南北的地鐵線路即將通車,項目建設團隊有信心高質量交付工程,為建設美麗金陵貢獻三航智慧。
來源:三公司
撰稿:李佳麗 桑主達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