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華潤電力蒼南1#海上風電項目首根單樁出運儀式”在公司啟東基地碼頭隆重舉行,由啟東基地承制的我國第一個開工建設的平價海上風電項目“華潤電力蒼南1#海上風電項目”首樁41#成功落駁出運,僅用40天高質履約,有效保障了該項目“開門紅 開局穩”的施工生產進程。
據了解,此次發運的41#單樁共4個分段,總長109米,共計41個筒節,直徑7.5-9米,最大變徑1.7米,總重約1900噸,是目前三航局制作的重量最大的海上風電鋼管樁,是名副其實的“海上重器”。
春節假期不停工,科學鋪排保進度
由于單樁制作恰逢春節假期,加之年初疫情反復,公司啟東基地早部署、早發力,制定春節期間專項施工方案,全面細致地鋪排春節生產的各項計劃,全力保障施工進度。毫不動搖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通過科學倒排工期,合理安排生產工作,優化生產流程,克服了春節、疫情“雙特殊期”工期緊張、工程量大、技術復雜、人手缺乏等挑戰。春節期間,生產一線依舊是機器轟鳴、行車吊裝、工人焊接的一派忙碌生產景象。
真抓實干加速度,沖刺虎年“開門紅”
春節過后,公司啟東基地第一時間召開全面復工生產會議,圍繞該項目繼續鋪排后半段系列生產及出運工作。基地生產運營部將單樁以5~6個筒節為一組,共劃分7個分段進行制作,幾個分段同時進行制作。組對過程中,增設滾輪架數量的同時增加不同噸位的滾輪架墊高塊來支撐分段,確保在組對過程中筒節實現不同變徑快速組對。多措并舉不僅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減少了外場合攏口焊接時間,為沖刺虎年“開門紅”爭取了寶貴時間。
依托數字智能平臺,彰顯“三航智造”優勢
在保證管樁質量控制過程中重要的焊縫焊接環節,為使98毫米的超厚鋼板焊接工序萬無一失,啟東基地利用公司智能焊接云平臺、電焊機智能管理系統,通過網絡將焊接數據實時從設備傳輸到云端,對焊接數據進行存儲、分析和統計。智能平臺的運用方便管理人員通過監控和管理,對焊接生產的進度、焊接質量做到實時把控,極大提高了焊接質量和效率。
此次華潤電力蒼南1#海上風電項目首樁的成功交付極大提振了公司員工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信心。接下來,南通海洋公司將繼續保持“穩字當頭”的發展態勢,凝心聚力,勇毅前行,提升“三航智造”在海上風電鋼結構制作的技術核心優勢,將發展基礎扎深打實,奮力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