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今日頭條》報道二公司湘潭昭華大橋及白云路正式通車——
4月30日上午,昭華大橋正式通車。(記者方陽 攝)
昭華大橋及白云路正式通車
曹炯芳宣布通車 張迎春致辭
湘潭在線5月1日訊(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符瑤)4月30日上午,在全市人民的熱切期盼中,昭華大橋及白云路正式通車,標志著湘潭市在長株潭融城戰略上邁出堅實步伐。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曹炯芳宣布正式通車,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迎春致辭,市領導何俊峰、周放良、李江南、楊廣、陳忠紅、向敏,中交三航局董事、總會計師王玨出席通車儀式。
橫跨江面的昭華大橋,身姿秀麗,成為了一道亮麗風景線。上午9時12分,曹炯芳在主會場宣布昭華大橋及白云路正式通車。伴隨著熱烈的掌聲,汽車魚貫通過昭華大橋,大家共同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
昭華大橋及白云路項目建設是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部崛起戰略、湖南省“三干一軌”項目建設部署,打通城市內部通道,促進長株潭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形成長株潭“半小時經濟圈”的有力舉措。昭華大橋及白云路正式通車,對擴大高速公路交通輻射效應,加快昭山和九華經濟建設,拉動湘潭乃至株洲、長沙周邊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這一項目,是復工復產后湘潭市首個省市重點工程竣工項目,也是湘潭“奮戰一百天 實現雙過半”競賽活動的重大成果。
G320湘潭繞城線一期工程全長5.1公里,包括昭山段道路、昭華大橋和九華段道路。昭華大橋目前是湘潭最北側的過江通道,也是連接昭山示范區和湘潭經開區的城市主干道。大橋東起芙蓉大道,下穿G60滬昆高速公路,全長1.32公里,分為引橋和主橋兩部分,主橋為獨塔自錨式懸索橋,采用蓮花造型,主跨采用鋼箱梁結構,錨跨和副跨采用混凝土梁,主橋橋面寬度39.5米,雙向8車道。大橋通車后,從九華橋頭驅車至湘潭北站僅6.1千米,車程只需5分鐘;至滬昆高速湘潭北收費站僅9千米,車程只需8分鐘,極大方便了市民出行,有效緩解了湘潭市中心城區過江交通壓力。
白云路東起白泉收費站,西至南谷互通收費站,與寧鄉道林至南谷互通公路對接,是連接長沙、湘潭、寧鄉的重要通道。白云路全長14.62公里,分為市政段、一級公路段和二級公路段三段。其中,市政段寬40米,雙向6車道;一級公路寬24.5米,雙向4車道;二級公路寬12米,雙向2車道。白云路的通車不僅更好地方便了當地居民出行,居民從鶴嶺至長潭西高速或京港澳高速復線均只需5分鐘車程,也進一步縮短了雨湖高新區企業“走出去”距離,助推園區發展駛上“快車道”。
張迎春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昭華大橋及白云路項目的建成通車致以熱烈祝賀,向櫛風沐雨、堅持在項目一線的建設者們致以崇高敬意,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項目建設的各級領導、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她說,隨著昭華大橋和白云路項目的建成,將打破地域界限,把湘潭的九華、昭山,長沙的湘江新區、南部片區緊緊聯系在一起,形成長株潭一體化的核心腹地,有力地促進三市的產業配套融合、交通無縫對接、生活同城化,為湘潭片區開發插上騰飛的翅膀,同時有力地提升長株潭三市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要以昭華大橋和白云路通車為契機,堅定不移實施“湘潭向北、西拓南延”發展戰略,更加積極主動融入長沙,面向長株潭三市1500萬人口、5800余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余個優勢產業鏈做好建設規劃、項目布局、招商推進,使交通區位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使基礎設施投資撬動產業及其配套投資,全力搶抓新基建、新經濟、新產業等各類機遇,為推進湘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為打造長株潭核心增長極作出湘潭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