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中國水運報》對中交三航局江蘇分公司承建的盛虹煉化一體化配套港儲項目碼頭工程復工生產搶進度進行了報道——
4月初,碼頭的風仍然很冷,唐勇與其他三位兄弟堅持每日早早地守住碼頭必經之路,支起桌子,拎著消毒噴壺,不厭其煩地一次次測量體溫,噴灑消毒。復工的一個月來,雖然防疫檢查耽誤了不少時間,工人們卻很配合地有序排隊等待。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場疫情,沒人可以置身事外。
江蘇分公司盛虹煉化一體化配套港儲項目碼頭是工程江蘇省重點水運工程,2月25日正式復工,28日成功打下了復工后第一根大管樁。大家目標一致:搶回失去的工期。
工期要搶,疫情復燃也要防,項目部成立了“專職防疫員”小組,項目混凝土負責人唐勇則是第一組的組長。3月2日,首批工人正式解除隔離,大家摩拳擦掌,混凝土澆筑馬上開工。復工前,唐勇趕到工人宿舍送去了充足的口罩,并進行了詳細的防疫安全交底。他打開平日手機收藏的防疫視頻,邊講解邊為大家演示口罩的帶法,耐心地和工人普及著當前嚴峻的防疫形勢。隨后,他將體溫計分發給各班組負責人,還叮囑道:“醫生朋友告訴我,根據環境溫度,額溫槍測量會存在差異,如果體溫異常,務必用水銀溫度計進行5分鐘的精確測量,用完仔細消毒?!?/span>
在充分的防疫檢測后,閑置了近2個月的攪拌船轟鳴起來。項目部按潮水漲落布置了更為詳細的澆筑計劃,“低時澆低,高時澆高”,在唐勇的充分動員和合理調度下,大家蓄積了許久的熱情開始燃燒,補料與澆筑施工配合得當,進展很快。復工澆筑從樁芯的小方量混凝土開始熱身,3月18日,在12小時內便完成了原油泊位2號靠船墩的500立方米大方量澆筑。4月1日凌晨,經過24小時的努力,順利完成了1號油氣回收平臺共計1000立方米混凝土澆筑。截止4月3日,復工以來,項目部累計混凝土澆筑已達2500立方米,大大超出了復工前的預期,為工程復產開了個好頭。
碼頭平臺另一側,構件安裝分項工程也緊張地開始作業?,F場調度兼“專職防疫員”第二組長的宋海廣有條不紊地指揮著來往的各類船舶作業。自防疫復工開始后,施工員兼防疫專員張運修不僅主動參與現場防疫工作,還申請參與構件安裝,為了碼頭第一塊靠船構件的安裝,他準備了很久。實地安裝前,他多次來到起重船上實地模擬,向宋海廣虛心討教安裝細節與調度經驗,早早便將安裝流程爛熟于心。3月20日的首次安裝,潮位一落下,他立馬跳上樁身間搭建的簡易平臺,在再三確認了平臺上的預留位置無誤后,立即指揮起重船根據測量組的定位吊運構件,并馬上調度工人輔助船機進行精確安裝。他在船只間不停穿梭,仔細校對,對講機響個不停。雖然是首次指揮,他已經能有效調動各方力量“協同作戰”。經過近3個小時的緊張作業,在一個潮水內,三塊靠船構件分別精確地落在第128、132、133號排架的指定位置。宋海廣贊許地拍了拍張運修的肩膀,身材精瘦的他也收獲了“水猴子”的昵稱。
太陽漸漸漸落山,唐勇和宋海廣略顯疲憊地守在防疫檢測處,為離場的工人再次測量體溫。盡管一天勞作很辛苦,但是大家還是不敢放松警惕,組員們分頭行動:4人負責項目部駐地消殺,再對所有宿舍進行早中晚3次消毒,駐地門崗每2小時一輪換,負責檢測所有外來人員的體溫并做好信息登記,其余4人嚴格管理碼頭施工現場。
天公作美,盛虹碼頭工程沉樁施工、混凝土澆筑、構件安裝的多個作業面如雨后春筍般在徐圩港區各處冒頭。唐勇信心滿滿地說道:“我們連兇險的疫情都能戰勝,何況最擅長的施工任務呢?”
來源:江蘇分公司
文字:劉若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