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中國水運網》報道二公司外高橋2號船塢改造工程主體完工——
3月7日,隨著一艘浮式生產儲油船(FPSO)出塢、一艘21萬噸紐卡斯爾型散貨船艏艉兩個巨型分段同時起浮,標志著三航局承建的大型郵輪船廠適應性改造重點工程——2號船塢改造項目主體完工,并圓滿完成了第一次出塢“大考”,從復工到節點完成僅用12天。
據悉,該項目是為建造中國首艘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大型郵輪而啟動的第一個基礎建設改造項目,是將現有540米長的2號船塢向陸側延伸200米,改造后總長度達到740米,將成為亞洲第一長度船塢,能滿足兩艘13萬噸級大型郵輪或一艘20萬噸級豪華郵輪的整船建造。
受疫情影響,正式復工較原計劃復工時間整整延后15天。但業主受國際訂單影響,明確原計劃出塢時間不變,要求2號船塢原塢室內一艘海上浮式生產儲油船出塢、新塢室內雙半船對接落墩需在3月7日完成。
為保節點目標,項目部克服多重壓力,聯系各種渠道采購,備齊了滿足項目200人一個月的防疫物資。通過包車形式,分3次將非重點疫區的一線操作工人50人接回,嚴格實施分批隔離、分批投入復工的措施。為每一位施工人員定制了“防疫二維碼”,做到“一人一碼”,掃一掃就能追蹤人員基本信息和防疫隔離動態情況,確保安全、健康復工生產。
面對時間緊迫、施工材料供應不足等困難,項目部同業主、供貨單位積極溝通,通過列清單找問題、排計劃理思路、做優化便施工、盯目標抓落實,調動協作單位積極性。根據現場具體工作內容,每天下午4點,項目部會同協作單位梳理出塢前剩余工作內容,敲定當晚及第二天施工任務,切實做好“朝六晚九”的作業時間安排。積極同業主溝通,利用船廠現有600T龍門吊對塢底板上材料進行清理,為主體結構施工提速。在不到兩周的時間里,先后完成了五道鋼支撐拆除、廊道缺口臨時封堵、立柱樁孔澆筑及一系列機電設備安裝等繁重工作。最終防疫生產兩不誤,按時完成節點目標。
記者了解到,2號船塢改造工程是上海市加快集聚產業要素,延伸郵輪產業鏈的重點項目。工程的交付投產對推動上海市郵輪產業發展,加快上海船舶工業登上新高地、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