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國水運網》報道二公司湖北漢江二橋項目以“嚴”“實”作風實現關鍵工序復工復產——
作為疫情重區的項目,復工復產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和諸多的困難,在得到上級單位和當地政府的復工許可后,中交三航局湖北漢江二橋項目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準備,從“嚴”和“實”兩方面落實好各項工作,首批人員3月17日進場,到3月23日實現關鍵工序復工復產。
項目部首先做到疫情防控不放松?!皣馈弊之旑^。一是嚴防控,從源頭上杜絕各種可能的感染來源。職工返崗,距離較近的,鼓勵自駕以點到點返崗;距離遠的,通過公共交通集中到疫情風險相對小的區域湖南岳陽站,項目部根據員工到達車站的時間分批次合理安排接站。為了達到不高于50%乘坐率的要求,除了派出自家依維柯外,項目部還租用了大巴車。二是嚴管理,堅決杜絕僥幸心理,到項目部的職工一律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執行相對隔離,杜絕非必要外出,杜絕聚集。三是嚴程序,每個到崗人員填寫健康檔案卡,除了基本信息外,還要填寫假期路徑、接觸人員、返程路徑、掌握新冠知識情況等,并且要本子簽字承諾,結合每天的體溫監測,做到一人一檔。
“實”字努力。一是把防疫物資準備充實,在上級單位的幫助和項目部自身努力下,準備了較為充足的口罩、額溫儀、消毒液、一次性手套等。二是把防疫步驟做實、不做表面工夫??谡植浑x口,每天兩次測溫,食堂錯時錯位分餐,飯前皂液洗手、就餐不語,日常布置工作間隔1米以上。且做到檢查監督到位。三是把防疫宣傳做實,項目黨支部要求對每一個到達項目部的職工和工人都必須進行防疫交底,同時加強防疫知識宣傳,手冊、宣傳畫、橫幅作為基本必備的宣傳材料,還印發了疫情防控告知書,讓每一個人簽字接收。
在復工復產準備方面,項目部嚴格履行復工復產程序,切實做好各項細節工作。首先是結合湖北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前認真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和復工復產方案,向上級單位和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報批,得到官方授權許可。
與此同時,做實各項準備工作。其中,協作單位人員的到崗是一個難點。鑒于湖北省的公共交通還沒有完全恢復,各協作單位分布在不同的省份,協商各單位以自有交通工具為主。項目部從疫情防控、施工工序是否關鍵、住宿安排是否困難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決定先安排實施關鍵工序的重慶協作單位進場,然后是配合關鍵工序的江蘇協作單位進場,湖北非武漢地區的協作單位根據當地政府管控要求依次而定,武漢的協作單位根據政府的要求放在最后。除了做好項目部職工的安排接站、有序到崗工作外,項目部還準確協調各協作單位到達的時間、車輛類型和通關事宜,與當地政府部門協調積極跟進。
前期從外省進鄂的單位,除了人員的健康碼之外,還需要較為復雜的手續,包括接收證明、復工證明、人員到崗的詳細名單、資料等,項目部提前做好與業主和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的溝通工作,把系列材料提前進行報批,并第一時間把蓋好章的通關材料發送到各協作單位手中,并再三囑咐注意路上疫情防控和衛生工作,確保了各協作單位安全抵達工地。項目部專門準備了獨棟的隔離住宿區,協作單位人員到達工地后,首先做體溫檢測和居住隔離工作。
現場施工設備部分是湖北地區的協作單位在操作,但是部分司機一時難以返崗。項目部充分調動資源,先期在沙洋就地臨時借調了2個司機用于助工,解決了設備無人運轉的問題。地材的運輸也是一個困難點,在尚未復工復產前期,項目部就積極聯絡,實時關注運輸相關信息,目前已經協商好部分黃沙的進場時間。
項目部首先抓住施工關鍵工序,率先啟動幾個主墩的施工,有關主墩的相關工作也同時開始。與此同時,為了確保完成全年施工產值目標,項目部全面梳理本年度施工管理計劃,從關鍵路線和關鍵節點出發,后續將通過優化生產工藝,合理分配人力資源和機械資源,不斷提高生產效率,確保完成全年生產任務。
目前,項目部職工的到崗率達到90%以上,協作單位到崗率達到60%以上。通過“嚴”和“實”的工作作風,在疫情管控和復工復產方面兩手抓、兩手硬,公司所屬漢江二橋項目部快速實現了關鍵線路和關鍵工序的復工復產目標。
長期以來,連接湖北沙洋縣和天門市的只有一座運行了達三十年之久的漢江大橋,橋梁上每天有小轎車、貨車、民用車,甚至自行車等各種車輛混合通行,不但非常擁擠,且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湖北沙洋漢江二橋在老大橋的下游,是當地的重點民生工程,該橋梁設計為雙向四車道,全長4.3公里,分別連接兩岸的G348國道和繞城公路,涵蓋4個主墩,主跨跨度均為160米,屬于特大橋工程。湖北沙洋漢江二橋建成后,將極大的提升通達速度和效率,方便兩岸居民出行和交流溝通,有力促進兩岸經濟合作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