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國企管理》雜志刊登公司總經理馬衛星署名文章《轉型升級爭“一流”》——
致力于美麗中國建設,積極融入“一帶一路”,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突出“五商中交”戰略,緊抓“三轉”市場,實現了企業轉型升級。
——馬衛星 中交第三航務工程局總經理
中交三航局是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91位的中國交建旗下全資子公司,是一個以港口工程施工為主,全土木多元化發展、國際化經營的國有大型骨干施工企業。目前業務內容主要有港口與航道、路橋和市政、鐵路和軌道交通、海上風電、投資建設、建筑工業化。
貫徹一個戰略 “五商中交”戰略是中國交建致力于做世界一流工程承包商、城市及園區投資發展商、特許經營服務商、特色房地產投資發展商、現代工業制造一體化服務商。“五商中交”戰略是中國交建為適應內外部環境變化作出的戰略升級,是從全局上、系統上對中國交建未來發展的科學定位,是實施供給側改革、提升供給質量和有效性的戰略路徑。
工程承包是中交三航局的優勢競爭力,公司擁有港口與航道工程總承包特級資質,公路、市政公用、建筑工程3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地基與基礎工程、橋梁、隧道、公路路基工程4個專業承包一級資質。面對“五商中交”戰略的發展要求,中交三航局積極從單純工程承包向集技術、資本、管理、標準、服務輸出為一體的綜合性工程承包轉變,從工程承包商向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轉變。在華東三省一市的港口、碼頭和海上工程等業務方面的工程承包市場占據絕對主力地位,在鐵路工程承包市場成為路外單位一支重要的力量。同時,中交三航局積極對接中國交建10個區域總部,拓展國內其他地區的總承包業務。5年來,中交三航局在華東地區相繼承建了洋山深水港四期工程、鼠浪湖礦石碼頭、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治理、寶鋼全天候碼頭、南通港、連云港徐圩港區直立堤、廈門港海滄港區泊位等眾多港口航道工程;在路橋市政、鐵路和軌道交通、海上風電等業務領域的總承包份額不斷增長,實現與市場變化的接軌。
緊抓“三轉”市場 做政府與經濟社會發展急所的責任分擔者、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優質提供者、區域經濟發展的深度參與者的“三者”定位是中國交建從供給側改革入手,錨定市場需求,發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中交三航局立足“三者”定位,積極轉商、轉產、轉場,實現業務發展的轉型升級和產業鏈向價值鏈轉化,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不斷提高和布局結構的持續優化,全力推動增長。
通過“轉商”助推商業模式轉變。積極向城市綜合開發運營商、基礎設施綜合投資商轉變。中交三航局緊跟中國交建投資戰略,借助中國交建高端對接,依托屬地化公司,加強適應性組織建設,拓寬合作對象,積極對接地方政府的發展需求,為地方經濟和區域化發展提供精準的一攬子服務。通過密切與開發企業、設計單位、金融機構、產業集團的合作,增強產業鏈資源的整合能力,促進商業理念和商業模式的深刻變革。與同濟大學和臨港集團合作,聯合拓展城市園區項目,與中廣核、廣電院等單位籌建合資公司,聯合拓展海上新能源業務。投資業務在公司業務結構中占比超過20%,成為中交三航局發展新引擎。
通過“轉產”形成新的發展優勢。近些年來,中交三航局在保持港口航道業務穩定發展的基礎上,將港口航道業務做強做優,牢牢占據華東三省一市地區港口航道市場的絕對主力地位。同時瞄準具有更高需求層次的產業,對原有的產能進行適當的改造,大力拓展新興業務。一是將部分水工產能用于海上風電施工領域,打造新的增長極。組建新能源工程公司,主營海上風電業務。二是有步驟地做好傳統預制廠的轉產工作,重點打造建筑工業化產品。先后對3個預制廠進行產能改造,主推地鐵管片、市政預制構件等產品。廈門分公司預制廠被福建省評為“示范管片廠”,開拓了建筑工業化新市場,打造了“三航預制”專業品牌。三是成功進入地鐵建設市場,在廈門、福州、青島、成都、烏魯木齊以及新加坡承建地鐵建設。
通過“轉場”拓展區域發展空間。近些年來,中交三航局在鞏固傳統區域、領域優勢的同時,重點關注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倡議所帶來的發展機遇,從需求不足的區域、領域拓展到需求旺盛的區域、領域,進城、出海、跨國門。一是中西部業務發展勢頭良好,中交三航局相繼在湖南、四川、云南、貴州、陜西、甘肅和新疆等地區開拓市場,承接了路橋市政、地鐵、鐵路和投資等項目,有效地彌補了傳統地區業務下降帶來的挑戰,培育了新的市場地域。二是海外傳統區域市場得到較好鞏固,進入歐洲基建市場,實現了俄羅斯基建市場的突破。
實現“三個服務” 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以承建重大工程為主,參與打造中國港、中國路、中國橋、中國高鐵的國家名片,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中交三航局用20年時間,參與建設長江口和長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整治,長江口航道已充分發揮出在長江航運主通道中的咽喉要塞作用、通江達海作用、長三角航運經濟發展中的基礎支撐作用、綠色循環發展中的探索創新作用,成為世界級的“黃金水道”,服務長江經濟帶發展。用15年時間,建設完成上海洋山深水港區,洋山深水港的樞紐地位得到鞏固,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用8年時間參與建設港珠澳大橋,助推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深化港澳和內地的交流合作,對港澳參與和融入國家發展戰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服務美麗中國建設。中交三航局擁有專業海上風電安裝團隊、專業海上風電安裝設備,以及專業的海上風電安裝工程公司、領先的海上風電安裝技術和中國交建海上風電研發中心,在北至遼寧大連、南到廣東珠海的近海海域,安裝了超過75%的海上風電場,為我國沿海地區提供了優質的清潔能源。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交三航局積極爭當“一帶一路”建設先鋒。目前,中交三航局國際化經營區域分布在東南亞、南亞、中東、北非、中南美洲和歐洲,在“一帶一路”沿線建設了一系列的港口碼頭、跨海大橋、高速公路、造船廠,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實現互聯互通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其中,由中交三航局參與建設的馬來西亞檳城第二跨海大橋是首個獲得魯班獎的境外工程,新加坡大士南造船廠獲得國家優質工程獎。2013年在緬甸馬德島建成的中緬原油管道及碼頭工程,目前已經投入使用,將來自中東地區的原油通過輸油管道輸入我國云南地區,保障了我國的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