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日,《勞動報》4版“工會”版面刊登《憶往昔青春 談未來人生》報道三航局機關舉辦座談會歡送職工退休——
“說起來真巧,42年前我剛進三航局就被分到當初的203處施工隊。今天我退休了,告別三航局的儀式又在203會議室舉辦。這個巧合讓我在心里感嘆時光飛逝,歲月無痕。”說這番話的是剛剛離開工作崗位的原《三航報》主編陳昌盛。近日他和其他同齡人參加了由三航局機關工會舉辦的2018年退休員工座談會。會上,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傅瑞球為5名退休職工戴上了鮮艷的大紅花,感謝他們為三航的改革發展奉獻了青春、智慧和汗水。幾位退休職工一起分享了生日蛋糕。
不知從何時起,退休儀式感漸漸淡了,退休員工辦了退休手續,跟要好的同事告個別,或者由部門牽頭舉辦個歡送儀式,就淡出了職業舞臺。如何讓工會的關愛在職工退休的人生節點上不缺位?如何讓退休員工持續感覺到企業的關心和溫暖?三航局機關工會早早就開始策劃,重啟“退休員工座談會”模式,把同年退休的員工聚到一起,大家一起憶往昔崢嶸歲月稠,談未來人生啟新航。
話匣子一打開,退休職工們就從最初踏進三航局的心路歷程開始挖掘,對比今昔,感慨萬千。工程部施友香坦言自己是個幸運兒,“我1980年從南京航校畢業后就來到三航,先后有幸參與了多個重大標志性工程。包括第一個國內重大工程———寶鋼碼頭工程,第一個海外重大工程———哥倫比亞碼頭工程,世界最大的復雜河口整治工程———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親身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來公司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老施在對參建工程如數家珍的同時,更充滿了作為一名三航人的自豪感和崇高感。
在這次座談中,大家一起追憶似水年華,共同回憶青春芳華。言語中滿懷感激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