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1日,《勞動報》5版刊登文章《多媒體工具箱豐富安全培訓手段》報道了二公司“青安崗”群策群力創新安全管理方法的情況——
多媒體工具箱豐富安全培訓手段
——中交三航二公司“青安崗”群策群力創新安全管理方法
日前,中交三航二公司嘉閔高架JMN2-2標項目部獲評2017年度上海市浦東新區“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榮譽稱號。此前,該項目還獲得了中國交建“青安崗”稱號,項目部從筑起“青字號”安全防線入手,抓好創新安全管理細節,努力實現安全本質化管理。
青年職工的加入,為項目安全生產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活力。工程開工伊始,項目部領導就聽到反映,協作隊伍務工人員對安全進場教育比較排斥,但作為項目安全管理的“規定動作”又不可規避。項目部90后工會負責人崔云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帶著“青安崗”的骨干力量,深入班組一線,與務工人員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大哥,您是瓦工吧,聽說你們對項目部的安全進場教育不大滿意,是我們哪里做得不好嗎?您和我說說!”“姑娘啊,安全教育不是我不配合,實在是俺大字也不認識幾個,聽你們講課一坐下就犯困啊。”“您的問題我記下了,回頭一定改進,謝謝!”就這樣,崔云和“青安崗”的小伙伴們分頭行動,利用午后和傍晚的休息時間,對瓦工、木工、鋼筋工起重工等幾個重要班組挨個進行了調查。
通過調查,項目部了解到,安全進場教育的繁瑣程序以及部分務工人員文化程度較低是進場教育流于形式的主要原因。隨后,“青安崗”的成員們便開展了一場頭腦風暴商討解決辦法。安全員邱宇軒說,在外培訓時,曾見過一種“黑匣子”,是集人員管理、動畫課件、無線答題等功能于一體的安全培訓多媒體工具箱。經“青安崗”提議,項目部很快將“黑匣子”引入了項目安全教育管理中。
“黑匣子”自帶的培訓課件主要以動畫形式展現,解決了務工人員以不識字為借口規避培訓的情況。同時,“黑匣子”的線上考核系統,通過和個人信息匹配的無線答題器,可直接完成考核,系統當即自動打分,誰考核通過、誰培訓不合格當場就能知曉。避免了試卷考核中存在的不識字、字跡亂、批閱難度大、統計繁瑣等問題。
受到“黑匣子”的啟發,“青安崗”成員發現“微動畫”的安全教育比傳統的書面教育更易讓人接受。于是,青年職工們再接再厲,自制了“安全漫畫冊”下發至施工班組,并多次組織集中學習,同時在安全生產月中開展安全知識有獎競答。在短短的十幾分鐘時間里,務工人員熱情高漲,爭先恐后地回答著有關安全法律法規、安全常識、高空作業專業知識等方面的問題?;顒咏Y束時,還有不少工友追著問:“青安崗什么時候再來送安全知識呀?”在這些形式豐富、妙趣橫生的活動中,項目部掀起了全員自覺學習安全知識的熱潮。
在“青安崗”創建過程中,職工們還積極獻計獻策,提出合理化建議:對現場登高車要專門制定使用章程,登高車操作人員除了定期接受培訓外,還要通過安全管理人員考核,獲取項目部發放的“登高車駕駛證”,同時執行旁站管理。此項革新管理辦法使安全管理流程更加優化,將理論創新轉化為實際生產,為安全生產管理提供理論基礎和小范圍的實踐經驗。在兩年的施工時間中,項目登高車使用未發生一起安全事故,極大提升了現場作業人員的安全系數,使登高工作人員戰勝了“盲區”隱患。“青安崗”的創建無形中為工程建設起到了積極推進的作用,優化了施工方案,提高了工效,節約了成本。
嘉閔高架JMN2-2標“青安崗”成員,既是安全制度的執行者,又是安全生產的管理者,青年職工們用自己的積極行動為項目安全生產筑起了一道強有力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