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仙岳路湖東路口跨線橋東端悄悄長高了2厘米——跨線橋兩聯混凝土梁成功完成了試頂升。今天,湖東路口跨線橋將正式展開頂升作業,每天頂升的高度在40至60厘米。
仙岳路改造在建設全程高架橋時,對原有的3座跨線橋進行了利用,要通過頂升施工后,把它們與新的高架橋連為一體。頂升過程有點像是給轎車換輪胎,先用千斤頂將橋面頂起,然后在其中植入鋼筋,澆注混凝土。頂升橋面總長度654米,涉及18個橋墩。頂升作業要確保橋梁在頂升過程中保持完好,必須要對相應的支點按比例同步抬升,不能有絲毫的誤差,否則受力不均勻,橋體就可能出現損壞。昨天下午進行的試頂升,就是為了察看設備的使用、橋體的變化是否能夠達到要求,檢測相關數據是否超出警戒范圍。
進行試頂升的是3個橋墩之間的兩聯混凝土連續箱梁,長70米,重3800噸。下午5時許,試頂升作業開始,頂升過程是靜悄悄的。32個像大號罐頭一樣的黃色千斤頂撐住了用于頂托橋梁的橫向鋼梁。工作人員通過電腦操縱泵站為千斤頂加油,同時控制每一個千斤頂的抬升高度。在頂升的過程中,位移傳感器對每個千斤頂進行嚴密監控,保證頂升的精準。工作人員說,傳感器的測量精確度可達0.01毫米。
頂升的過程很慢,用了二三十分鐘,終于完成了試頂升的任務——兩聯混凝土梁被抬升了2厘米。記者湊近細瞧才發現,原來緊貼地面的橋梁已經懸空了。試頂升的結果令人滿意,所有數據都符合要求,橋體的變化也沒有超出預警范圍。
今天湖東路口跨線橋將正式展開頂升作業,試頂升的兩聯混凝土梁將在6天內完成頂升,最高頂升高度可達3.6米。記者了解到,為了完成仙岳路3座跨線橋的頂升作業,440臺“智能千斤頂”從武漢、上海等地調集到施工現場,這些“大力士”目前已經全部到位,隨時可以投入“戰斗”。(殷磊)
(《廈門日報》2011年6月4日第4版)
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