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世界最大的河口整治工程,也是迄今中國最大的水運工程——長江口12.5米深水航道正式通航。
據悉,長江口深水航道是一條水深12.5米、全長92.2公里、底寬350~400米的雙向“水上高速通道”。從一期工程開工,到三期工程驗收直至正式通航,歷經13年,施工難度大。深水航道開通前,水深僅6米,5萬噸級以上船舶幾乎無法進出長江口航道,現在,長江口深水航道不僅能滿足第三、四代集裝箱船和5萬噸級船舶全潮雙向通航的要求,而且第五、六代大型遠洋集裝箱船和10萬噸級滿載散貨船及20萬噸級減載散貨船也能乘潮通過,為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航道治理工程還強力帶動了長江“黃金水道”的建設,使南京以下425公里航道兩側的160公里深水岸線得到充分的利用,十多個港口、200多個萬噸級泊位直接受益,促成長江自南京以下兩岸港口直接連接海運航線,內河港“變身”海港,形成嶄新的發展格局。
全程參與長江口深水航道整治工程建設的中交三航局相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在該工程中首次在平面和高程采用全球衛星GPS-RTK定位控制技術;應用新型土工織物制作軟體排,開發了從材料設計、排體設計、排布加工、專用施工船舶、定位鋪設工藝直至質量控制的標準和驗評方法在內的護底軟體排設計施工成套技術;開發無驗潮水下地形測量技術等等,這一系列科技自主創新,為工程的早日竣工、通航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吳真平 王澍潔 劉磊)
(《建筑時報》2011年5月19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