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在宣布上海對口支援都江堰災后重建工程竣工后,
都江堰市新聞中心工程是三航興安基公司援建都江堰4個項目中的1個。2年前,興安基公司在甘肅隴南僅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高質量完成了災區2000多套過渡安置房的搭建,隨后又參加了援建都江堰市蒲陽鎮金鳳小學和聚源鎮為農綜合服務中心、檔案館、新聞中心4個項目。工程的質量、進度、安全等指標得到上海市對口支援都江堰市災后重建指揮部的充分肯定,稱“三航是上海援建主力軍”,所建的4項工程均獲得四川省最高榮譽獎項———“天府杯”金獎,所建項目獲上海“申安杯”、“白玉蘭”獎。
不顧余震威脅 逆境中迎難而上
2008年8月,興安基公司進入災區承建金鳳小學和為農綜合服務項目。災后的都江堰到處都是開裂倒塌的房屋,所到之處滿目瘡痍?,F場環境的惡劣是超乎想象的,而且余震不斷。項目部租借的5層樓房,每次余震降臨,屋里都會聽到房屋搖晃發出“咯吱咯吱”的聲音,震級較高時,飯桌上的湯被灑出了大半碗。據統計,在都江堰援建期間,4級以上的余震發生了400多次,5級以上的有35次,6級以上的余震經歷了8次,最多的一天從下午到晚上發生了4次余震。
災后重建,施工的項目眾多,當地生產能力沒有恢復,建筑材料成了緊缺貨,市場上常常有價無貨。員工們不辭辛勞多方出擊,廣泛收集信息,力爭采購到價廉物美的建材。都江堰是個多雨的地區,持續下雨不僅造成道路泥濘、場地無法平整,而且材料設備難以運送、大型機械無法作業,所需建筑材料只能靠人拉肩扛、螞蟻搬家似地往作業點送。大型機械設備租賃很難,項目部通過各種渠道,經過多種努力、不惜花大價錢從成都租賃設備進場。
興安基公司領導明確表態:要把援建工程當作政治任務來完成,盡全力保證援建項目進度質量要求,在公司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先期投入了1600多萬元資金。
工程開工最晚 交付使用最早
金鳳小學是上海所有援建的22所小學中開工最晚的,卻做到了最早交付使用。為實現中央提出的“三年任務兩年完”的目標,援建人員在抓進度上使出了渾身解數,硬是在廢墟上重新冉起了“希望”。金鳳小學背靠青山,坐西向東,是都江堰市最先見到太陽的學校。開工先期面臨重重困難,3.5萬伏的高壓線橫亙在工地上空,正式遷移一直到2009年2月才完成。按照常規,建設同等規模的學校,施工需要1年時間,而真正留給項目部的卻只有8個月。面對巨大的進度壓力,項目部沒有退縮,立下軍令狀:5月底實現結構封頂,8月底交付使用,保證9月1日開學,讓災區的小朋友有新的校舍。為了實現各節點目標,項目部在公司的組織協調下,又從上海調集隊伍進場,施工高峰期現場施工人員達到了400多人。澆筑混凝土施工時,為搶進度,項目部員工經常加班加點,白天黑夜連軸轉。興安基公司總經理徐星春幾乎每個星期都要飛去現場,坐鎮指揮,協調解決棘手問題。
援建工程都是邊設計、邊施工,為農綜合服務中心因為設計圖紙未到位,延誤了近2個月的工期。項目部通過工藝創新搶進度,6層樓房的地基處理要達到負4.2米,設計單位考慮到成本因素,采用大開挖施工工藝,這給施工帶來了較大難度,如何降低地下水位以及采取何種開挖方法既省時又省力,令人傷透腦筋。如稍考慮不周,就可能出現不可收拾的局面,并嚴重影響工期。項目部技術人員對周圍的環境、地貌進行多次詳細地勘察研究,反復推敲論證,抓住枯水季節岷江斷流,地下水位相對較低的時機,憑著豐富的施工經驗,大膽改變常規井點降水的施工方法,按1∶0.5放坡進行大開挖,開挖后在基坑四周設置排水溝,利用標高最低的地下室集水井位置設置水泵抽水,從而達到降低水位的效果,工期比原計劃提前了20天。當地的地層由鵝卵石、沙質土組成,開挖時,經常遇到巨大的鵝卵石,不規則地分布在地面以下,這些大的鵝卵石嚴重影響了挖機的工作效率,關鍵時刻,項目部所有人員全部上陣,用雙手抬,用鐵鍬鏟,把巨大的鵝卵石清理出來。
一期援建工程的出色表現,贏得了上海對口援建指揮部的信賴,之后興安基公司承建了都江堰市新聞中心和檔案館兩大地域性標志工程。兩個工程坐落在都江堰市中心的主干道,相距300米的中間區域是未來市政府的新址。
上海市對口援建指揮部總指揮薛潮曾經說過:檔案館、新聞中心是都江堰在最好的區域建設最有影響力的標志性建筑,是代表上海水平的、最有里程碑意義的工程項目。
項目部加強管理,將指揮部建在項目上,做到靠前指揮。兩個項目設備類型繁多,涉及到的廣電工藝、弱電施工、三網一庫、消毒滅菌等很多特殊專業施工,專業施工隊伍共有28支,交叉作業帶來的相互影響難免發生,尤其是工程進入后期設備安裝階段,矛盾顯得更為突出。項目部強化管理,加強協調,每天晚上7點半的協調會是雷打不動的,有時協調會后還要召開專題會,解決專業性技術難題。新聞中心3樓走道管線鋪設通道凈高45厘米,里面設置了橋架4排、風管2根、消防管道1根及若干支管,涉及到的4家分包單位,交叉施工相互影響在所難免,項目部在現場3次召開協調會,充分考慮預留安裝位置和各專業施工順序,制定了詳盡的綜合管線走向圖,有效解決了多專業的交叉施工。由于各專業設計圖紙滯后,管線敷設進度不一,交匯處銜接界定不清,出現相互扯皮現象,項目部為確保進度,自己組成一支專業的“機動部隊”,解決管線敷設中的疑難雜癥,充分體現了上海施工企業的專業技術、管理水平和協調能力。
信守承諾 建造精品工程
成都地區建材質量與上海差異很大。根據8級抗震設計的要求,金鳳小學基礎樁需打470多根方樁,跑遍當地各大供樁廠家,都難覓符合質量要求的方樁。為了滿足設計要求,確保工程質量,項目部在工期和勞力都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當機立斷,運用自身技術力量,開辟場地自行制造方樁,為金鳳小學工程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為農綜合服務中心是上海援建都江堰市唯一的農業項目。開工前,項目部就明確質量管理標準要求,建立了三級質量保證體系,編制了模板、防水、裝飾裝修等專項方案25項。對質量要求特別高、難度大的分項工程,例如內裝修過程采取樣板引路的做法。為提高防震級數,每間隔50厘米作支撐保護。加大模板周轉數量,每次澆筑立柱前模板涂刷脫模劑,保證每根立柱的外觀質量。最終為農綜合服務中心在第一批上海對口援建的30多項工程評比中質量獲得了第三名,被列為“上海市援建項目質量與安全雙觀摩工程”。
位于市中心的檔案館,外墻設計了造型裝飾條,項目部最初采用常規施工方法———現場砌磚,但外觀形象很難做到項目部提出的“園林化”標準。項目部在施工工藝上動腦筋,查閱了大量資料,又請教了上海的多位專
“具有專業水準 敬業精神的隊伍”
在都江堰檔案館采訪時,筆者巧遇都江堰市副市長楊峰,采訪他時,楊峰說:“這支隊伍好啊,很有戰斗力,具有專業水準和敬業精神,工程建成后取得的效果很明顯。”
2年的援建任務是場超常規、超預期的戰役,興安基公司隊伍得到鍛煉,人員的專業水平得到了提高,綜合素質有了明顯提升,充分展示了興安基公司在房建工程、廣電設備安裝、組織協調等方面的綜合實力。他們付出了很多,常務副總指揮顧建青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常常是筋疲力盡“癱倒”在辦公桌前;支部書記蔡盛梁竭盡全力做好方方面面協調工作,確保隊伍的穩定;張亮愛人臨產的當天才趕回家,幾天后又匆匆趕回了工地;張佩明牙床發炎,抽不出時間看?。恢熘颈筢肆四_拄著拐杖到現場協調。
“岷江黃浦江水水相融,上海都江堰心心相印”,這是援建都江堰工程現場廣為流傳的口號。興安基公司援建人員深深懂得,援建的不僅僅是一項工程,更重要的是體現上海建筑企業的精神風貌,他們發揚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吃苦、特別重實效的精神,把工程質量、安全視作生命線,向都江堰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盧懿)
(《上海建筑業信息》2010年第9期(總第29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