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獲悉,為保證海上風力發電設施的安全,同時又不影響環境,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示范項目中已采取了多種措施。
海上風電場的建設對海洋生物和候鳥遷徙可能會帶來影響,為此,東海風電場風機下端的鋼管樁涂成了深綠色或墨綠色。中交三航局的技術人員解釋,根據研究,大多數海洋生物看到這種顏色時,不會游近,從而避免了被吸附或撞到鋼管樁上。
風電場的選址是否對候鳥遷徙帶來影響已受到了有關部門的關注。專家解釋,“如果風電場的位置位于候鳥遷徙的線路上,一種是候鳥直接被風葉打到,另一種則是風機工作時產生的次聲波可能對候鳥的腦神經系統造成影響,使其飛行時偏離原先的遷徙線路。”有關專家表示,風電場的選址要注意到候鳥的遷徙路線,最好能避開。為此,有一種設想是將海上風電場建造在遠離海岸線的區域,但這樣不僅投資需更多,日后的維護也有很多困難。(李繼成)
(《東方早報》2010年9月16日A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