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環球網、上觀新聞、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中國水運網、中國新聞網、東方衛視、交匯點新聞報道上海LNG站線擴建項目碼頭工程——
近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申能洋山液化天然氣有限公司上海LNG站線擴建項目碼頭工程主體結構全部完工,為項目整體交付奠定堅實基礎。
上海LNG站線擴建項目位于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沈家灣作業區,由碼頭工程、接收站工程和輸氣管道工程三部分組成,將新建15萬總噸液化天然氣(LNG)專用泊位,碼頭設計吞吐量為600萬噸/年,較一期碼頭工程增長一倍。
碼頭工程是整個項目的咽喉所在,采用蝶形布置,由工作平臺、主引橋、火炬平臺、6座靠船墩和6座系纜墩等組成,于2024年5月20日正式開工。
碼頭樁基施工是整個項目如期完工的關鍵路線。該碼頭共有樁基415根,其中打入樁279根,灌注樁136根。自開工建設以來,受地質環境,臺風、寒潮和高溫天氣等影響,樁基施工推進難度較大。由于施工水域天氣、風浪、潮汐等各種不利因素交織,風浪條件最差時,水上船機施工有效作業時間一個月僅有18天可作業時間。
為充分利用可作業“窗口期”,項目團隊選用具備良好穩定性和抗風浪能力,且適應該工程樁基大扭角、大斜率樁基特點的全回轉多功能打樁船,以提高水上沉樁效率。針對灌注樁施工,項目團隊因地制宜,在厚拋石基礎區采用墩式基礎,淤泥質基礎區采用打入樁式基礎相結合的方式搭設灌注樁作業平臺,同時,采取“白+黑”模式24小時施工,高峰期現場8臺沖孔鉆機,3臺鉆孔樁基同步施工,70余名作業人員和20余名管理人員輪流值守現場,確?,F場人停機不停。最終所有樁基于2024年11月9日打設完畢,超計劃節點11天完成。
碼頭上部結構施工期間,項目部摒棄傳統的起重船水上安裝構件方式,經過項目技術團隊嚴謹分析計算后,創造性地采用汽車吊陸上“釣魚法”安裝碼頭上部構件,有效規避了海域風浪影響大、有效作業時間短、引橋段水域泥面標高較高等不利因素。據統計,碼頭空心面板日均安裝數量達23塊,施工高峰期每日可安裝30塊,預制構件安裝速度得到顯著提升,同時也有效減少了現場船機數量,提高了寒潮大風天氣下的水上施工安全性,降低了施工成本。
自開工以來,項目團隊抓住天氣晴好的有利時機,精準把握施工窗口期,積極調整施工工藝,加大與各班組的協調力度,保障機械設備及材料物資及時供應,為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截至目前,項目部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樁基工程、工作平臺移交等多個階段性項目建設任務,獲得業主及各方的高度認可。
該項目建設后,對于完善上海天然氣產供儲銷建設體系、加強城市供氣安全、優化能源消費結構以及提升長三角地區天然氣總體保障能力等具有重大意義。
來源: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