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中國報道網對三航局溫州港樂清灣港區通用作業區(C區)4號泊位項目進行報道——
近日,由中交三航局承建的溫州港樂清灣港區通用作業區(C區)4號泊位項目順利通過交工驗收,標志著溫州港區又多一座10萬噸級碼頭。
溫州港樂清灣港區通用作業區(C區)4號泊位項目位于樂清市東北方向,樂清灣中部的北岸,在南岳鎮東沙港頭村鐘山打水灣附近。項目建設主要內容包括新建1個10萬噸級通用泊位及附屬設施,設計吞吐量452萬噸。
在進場之初,受施工區域地質影響,項目所需施打的預應力大管樁多數為超長樁,90米及以上超長樁達81根。面對超長樁沉樁作業的技術挑戰,中交三航局技術團隊深入研究潮流、涌浪、地質等因素對沉樁施工的影響,制定了專項沉樁施工方案和應急預案。
在樁基施工前,項目部根據漲、退潮時間段水流流向的不同,結合現場浪涌的變化,選擇合適的船機制定定位、吊裝方案,抓住最佳時機進行大管樁的掛鉤、豎樁、定位、下樁、打樁等沉樁工序。在沉樁施工中,根據總進度計劃結合天氣情況,合理安排施工計劃。每天對計劃執行情況進行評估、總結。找出與進度計劃不一致的問題所在。并及時調整,盡量搶占沉樁有利時間多沉樁,確保沉樁施工順利完成。
項目碼頭上部結構主要由214根縱梁和343片面板構成,預制面板數量眾多、規格多樣,且作業區域臨水臨邊,受風浪影響較大。為了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經濟高效地推進預制構件安裝,項目團隊提出了“雙線作戰”策略,即結合陸上吊機和海上起重船進行安裝作業。通過詳細計算船岸指揮協同、起重船船的布置和定位、人員分工等各個細節,項目團隊確定了陸上吊裝和海上吊裝的協同作業方案,有效減少了船機費用,提高了施工效率。
預制構件安裝期間,項目部設立黨員先鋒崗帶領青年突擊隊分點協調,通過加強安全技術交底、臨邊作業防護以及雙線作業配合,同時實施船岸指揮協同、錯峰施工避暑降溫和強化現場安全監管等措施,進一步強化了施工期間的安全保證措施。期間,項目順利完成了安裝工作,并連續兩年獲得“溫州市平安工地”榮譽稱號。
溫州港樂清灣港區通用作業區(C區)4號泊位項目作為樂清灣港區第四個10萬噸級泊位,項目投產后,將助力樂清灣打造成為浙南糧食儲運、加工、貿易等一體化的基地,對于發展樂清灣港區,保障浙南糧食供應、降低物流成本、促進港城發展、集約港口岸線使用具有重要意義。
來源:四公司
文字:虞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