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中國網對三航局銀川文化園項目進行報道——
塞上江南,晨曦初破。千絲萬縷的陽光拂過銀川文化園融媒大廈屋頂的網架,金秋之景與文化氣息濃厚的建筑交織而成獨特的景象,讓游客們忍不住駐足觀賞。
中交三航局參建的銀川文化園項目位于銀川市金鳳區,以融合文化和旅游要素為主,建設一座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綜合性園區,由文化藝術博覽中心、圖書館、音樂廳、融媒大廈等構成。項目實施過程中,需在融媒大廈頂部建造一個由上千根橫梁和焊接球構成的網架,該網架長38米、寬30米、重達80噸,宛如一頂巨型“皇冠”。
要將這頂“皇冠”精準拼裝到位絕非易事。項目團隊曾設想采用整體吊裝,但網架起吊后會因自重而晃動,沒有支撐受力點,無法精準調整傾角?!皩θ绱她嬋淮笪锏陌惭b,國內還沒有先例可循。更令人頭疼的是,拼裝操作空間也不夠,容易撞到裙樓,高空吊裝對焊接部位的影響較大,稍有不慎,就容易產生變形。”項目經理郭金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郭金雙開始思考從橫向空間上尋找解決方案從而化解縱向空間限制帶來的諸多吊裝問題。幾經思慮,他從工廠的流水線作業中找到了靈感?!拔覀兛梢栽诟呖战ㄒ粭l拼裝‘流水線’,將大型網架分解成小塊放進軌道,然后依次輸送到指定位置,進行焊接就可以了?!苯?,他激動地說道。
技術團隊重新計算了網架分解的模塊與受力點,采用有限元計算軟件模擬吊裝單元的受力及變形情況,對分解后的網架鋼結構的加工尺寸進行精確控制。根據模擬數據,項目部在房屋的兩側結構梁鋪設軌道,為了調整網架位置,他們還自主發明了一種空間網架用承重小車,可滿足兩塊網架在雙軌上同步滑移,額外用電葫蘆從側方向上進行牽引,精準控制其左右扭轉角度。
新工藝的試驗效果立竿見影,只見分解后的小塊網架在兩臺吊機的同時牽引下旋轉到既定角度,并穩穩地停在了預定位置?!拔覀冞€借鑒了工廠流水線上的定位器,在網架上進行安裝,確保網架就位精度了?!表椖靠偣こ處熢鴱娏钛a充道。
由橫梁和焊接球組成的網架拼接好后,就像用銀絲和珍珠編織而成的“皇冠”初具雛形。然而,新的問題卻隨之而來。工人們站在搭設的操作平臺上對網架進行焊接加固時,由于網架面積近1200平方米,多處都處于懸空狀態,難以找到支點進行精細化焊接。
要找到支點,對網架的受力情況分析必不可少。郭金雙帶領團隊利用軟件測試網架焊接點不同支撐方式、不同支點網架焊接時的移動情況,最終發現,焊接球作為多條橫梁的交匯處,是最佳支點“選項”。項目部模擬“套娃”的方法,在“皇冠”內部搭設一個迷你胎架,放置在焊接球下。胎架由雙螺桿和一個剪刀機械千斤頂組成,用來隨時調節焊接球高度。“站在胎架上進行網架安裝,就一點也不晃了,還能根據需求調節高度,減少了高空拼裝的風險,真是一舉兩得?!焙附庸と藙煾捣Q贊道。
隨著細節的持續完善,這一整套利用既有建筑屋面的高空拼裝流水線得以大顯身手,不僅降低了施工成本,還節約了28天工期。
來源:四公司
文字:韓軼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