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福貢先鋒報道了三航局鄉村振興工作——
中交三航局自2019年起,組建“中交助夢、心系怒江、傳遞書香”幫扶支教“藍馬甲”青年志愿服務隊定點幫扶云南省怒江州福貢縣子里甲完小。項目實施近60個月時間以來,中交三航局團委認真落實公司黨委部署,每年吸引60余名青年加入志愿隊,為譜寫“三區三州”鄉村振興“新篇章”持續貢獻力量,讓愛心之花在怒江怒江大峽谷綻放。
立“鯤鵬鴻鵠”之志 在朝夕中寫實“韶華”
開學第一天上課,教室里傳來了孩子們整齊的讀書聲,“藍馬甲”志愿教師許諾踏進教室,聽到稚嫩的童聲喊著“老師好”,看著那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他的內心深受震撼,“他們的眼睛里有光,我要帶他們學習知識,了解外面的世界,讓這光變得更加明亮!”
這是中交三航局“藍馬甲”志愿服務隊聯合“真愛基金會”創辦的怒江第一間“夢想教室”里發生的一幕。2020年起,中交三航局通過開設與基礎教育國家課程互補的夢想課程,設立了中交“藍馬甲”志愿服務站,每年吸引60余名青年報名加入志愿隊,形成長效志愿服務機制。
“藍馬甲”志愿教師嵇靜總能變著花樣讓孩子們對課堂充滿興趣,她引導孩子們主動思考、回答問題來換取小紅花,讓課堂變得妙趣橫生,“我們作為支教老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給孩子們帶去創新的思考”。
5年來,三航局累計派出6個批次,共13名駐點志愿者,并連續9個學期開展線上支教活動,168名線上志愿者在“云講臺”上與孩子們度過了特別時光,圍繞歷史、地理、藝術、勞技、科普等5大類課程,累計授課320余節,志愿服務時長達5200小時,服務當地學生2000人次,讓子里甲鄉中心學校的孩子們探索更廣闊的世界,創造更多樣的人生可能。
駐點志愿者們針對子里甲完小學生英語、計算機基礎普遍薄弱這一現象,改進課程質量,提高課堂吸引力,使得年級英語及格率提升100%,創十年最好水平。計算機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取得了福貢縣當地計算機考試最好成績,成為福貢縣當地遠近聞名的“名?!?。
踐“春風潤物”之責 在風雨中寫實“奮斗”
完成“零輟學、零失學”的工作目標一直以來都是“藍馬甲”志愿教師張衡懸在心頭的“頭等大事”,下課后他就會騎著小三輪車挨家挨戶地走訪各個學生家庭,有時一聊就是幾個小時,忘記了時間,下山的時候只有他和三輪車微弱的燈光盤桓在蜿蜒的山間小路,頭頂是柔和的月光。
“不讓一個寒門學子掉隊”,這是中交三航局“藍馬甲”志愿服務隊成員心中的共識,他們奮戰在控輟保學的第一線,堅持以學生需求為導向,通過問卷調查、小組討論和個別面談等方式,主動收集學生的反饋和意見,對志愿服務進行科學的調配和改進。堅持密切聯系家長,持續做好幫扶地區控輟保學工作,加強政策宣傳,讓家長正確理解國家政策變化,幫助走出教育誤區,累計勸返150余名失學兒童。
與此同時,中交三航局通過10余次調研,最終確定圍繞“三型”開展認領“微心愿”、愛心捐助等關愛型項目、設立專項獎助學金、優秀夏令營等激勵型項目、開展“文體共進”“云端課程”等輔導型項目,探索打造全周期、可持續的志愿服務項目。中交三航局“藍馬甲”志愿服務隊根據實際情況,積極開展志愿捐款捐物活動,大力推動落實中交三航局獎學金、助學金等制度,每年共計為300名優秀學生及100名貧困學生頒發獎、助學金。
守“不忘初心”之約 在繁華中書寫“沉淀”
坐在教室里,孩子們正聚精會神地聽“藍馬甲”志愿教師辛思竺講述三航建設者的故事。孩子們看到她手中拿著的三航局海上風電科普畫冊,十分好奇地問我:“老師,這節課我們是要制作風車嗎?”“對啊,你忘了老師之前跟你們介紹過,我的同事們就是在大海上架起一座座大風車”。大家在聽到我肯定地回答時,眼里更加充滿了激動和期待。
志愿者們深知,孩子們也想看看“大山外面的世界”。2020年,中交三航局“藍馬甲”志愿服務隊與子里甲完小的孩子們相聚上海,播下夢想的種子。2021年,我們走進古都金陵,領略六朝文化。2022年,我們再續“甬城之約”,書寫“山海連心”的青春約定。2023年,我們相約連云港,欣賞山海美景,拓展視野。2024年,我們來到鷺江之濱廈門,與臺灣青年開啟一段跨越山海兩岸的“牽手”之行。通過開展暑期夏令營活動,開闊了孩子們的眼界,增長了知識。此外,堅持為學校提供優質教學資源,開展教師赴外素質提升計劃,累計選派18名當地教師分別前往上海、連云港、寧波、南京等地的優質學校開展交流培訓學習活動,進一步提升子里甲完小的教育教學水平。
經過連續5年的努力,子里甲完小整體教學水平顯著提高,整體精神風貌均獲得了福貢縣當地教育局的認可,并已成為福貢教育領域的亮點和特色。當地群眾對志愿服務的信任度、滿意度大幅度提升,引領當地教育實現前所未有的大跨越。志愿服務項目得到國務院國資委網站、工人日報等的廣泛關注和報道,涌現出多位先進個人,充分彰顯了中央企業青年志愿者的青春風采,獲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駐點支教教師獲得云南省福貢縣“優秀支教教師”、怒江州“榮譽市民”等榮譽12項。
涓涓之水成海洋,顆顆愛心變希望,“中交助夢、心系怒江、傳遞書香”幫扶支教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實施以來,努力變“輸血式”為“造血式”幫扶,變“送教育”為“種教育”方法,讓支教志愿服務開花結果,得到了福貢縣等有關方面的廣泛贊譽!這一抹“中交藍”的志愿微光,在福貢的鄉村振興路上閃閃發光。
來源: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