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分公司加強頂層設計,控制成本,提高效益。分公司總經理蘇永奇帶隊用半年時間對近30個項目部和基層專業單位進行調研,對成本效益管理中存在的7方面問題開出“猛藥”。
調研顯示主要存在的問題是:《標后預算辦法》不夠完善;內部單位核算流程不流暢;分包結算時,增簽補充協議較多;項目成本前期策劃工作不到位;內部切塊不夠準確,年終考核兌現依據不夠充分;船機租賃和使用的責任主體不清,船機費用的控制不到位;施工組織設計編制質量不高。
分公司對這些影響成本效益的“病灶”,開出猛藥:首先,進一步完善分公司的成本管理體系,理順項目成本管理的流程,逐步建立分公司的內部價格體系,對自行組織施工的項目,成本核算采用《成本計劃書制度》和《內部切塊辦法》,不采取“綜合單價”或“下浮率”切塊,以人工費、船機費、間接費等直接成本進行預測和切塊;其次,完善《內部結算管理辦法》和對專業單位的核算體系,理清項目部與專業處廠的關系;第三,加強分包結算的管理,減少補充協議簽訂的數量,如對于個別分包隊伍進場后,認為投標價格太低無法施工,項目部必須依照程序重新組織招標或議標,不得擅自調整價格,若發生則不予結算審核;第四,加強對成本計劃書編制的考核和實施過程的監督檢查,大型項目成本計劃書的編制,分公司相關部門配合,由分公司領導審批后,項目部執行,小型項目,由項目部編制,報分公司成本部審核備案;第五,管理部門提前介入,及時下達切塊指標,成本部門與項目部要充分溝通,成本測算以重大工藝和方案為依據,提高切塊的準確性;第六,在大型工程、重點項目上設置專職成本管理崗位,負責人進項目領導班子,進一步強化成本管理。
新的管理方法,將打破以往“只會干不會算”的管理瓶頸,用商業化運作的手段,形成完善、順暢與閉合的管理效益鏈。(陸震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