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繼續工程教育協會、河海大學以及中國水利水電勘測設計協會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水利工程BIM應用高峰論壇暨大賽頒獎典禮在南京召開,中交集團黨委常委、中國交建副總裁孫子宇出席論壇,并作為協辦單位代表在開幕儀式上致辭。
孫子宇出席開幕儀式并致辭
三航局報送的應用成果——《蘇州港太倉港區四期工程水工施工項目TCG4-SGSG1標段BIM應用》將BIM技術與現場施工緊密結合,緊扣安全、質量、進度,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喜獲本次大賽施工建設組的銅獎。
三維模型展示,更直觀!
三維地質模型圖
在水運工程行業中,傳統的地質勘探結果一般用CAD二維形式表示,可視化程度及一體性較低,如果地質結構復雜、土質軟弱層級不同、鉆芯取樣的成果難以捉摸,將會使得施工有著很多不確定性。太倉四期項目部則成功地應用BIM技術,結合地質勘查數據,建立較為完整的三維地質模型,通過這個三維效果圖能為施工提供形象直觀的參考。
鋼筋碰撞檢查,更高效!
鋼筋碰撞檢查
在靠船構件和碼頭橫梁以及碼頭前邊梁的施工中,節點構造復雜,鋼筋分布密集,鋼筋縱橫交錯,易造成碼頭橫梁鋼筋綁扎不便。而利用BIM技術,施工人員可以通過鋼筋碰撞檢查,在電腦上輕松地對鋼筋模型進行合理調整。這樣,工人在現場綁扎鋼筋時即可依照鋼筋模型調整后的空間格局進行布置。相同操作方法還可以對預留孔、預埋件進行檢查調整,極大地降低錯誤率,提升施工效率。
推演施工進度,更合理!
施工進度推演
將3D模型與施工順序、時間相結合,即可形成4D模型。這樣,三維模型+預定的施工計劃便可以將施工現場當前的情況在電腦中進行仿真模擬。由此,項目部可以提前發現施工中可能產生的空間設計不協調、工期沖突等問題,在開工前召集各個分包隊伍對預先模擬出的沖突問題進行討論,在正式開工前進行施工計劃的調整,早一點發現問題、排除問題,使得擬定的施工計劃更合理。
BIM+VR技術,更智能!
利用BIM+VR技術可視化交底
為保質保量保時地完成工程,太倉四期項目還將BIM技術和VR技術相結合,實行三維可視化交底。針對碼頭施工,項目部進行了提前建模,對工程情況進行720度立體展現,對施工技術重難點開展方案論證等會議,并利用VR技術,對現場管理人員、施工班組人員進行全方位交底。三維可視化交底助力項目部推動各項施工進程,減少了返工作業,控制了工程質量。
BIM協同平臺+信息平臺,更科學!
信息化平臺的應用
太倉港區四期工程項目體量大、要求嚴,對項目管理及建造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項目部綜合運用三航局BIM協同平臺及信息平臺,進行施工BIM模型的統一管理。在項目施工現場,每個構件都擁有1個唯一的二維碼,施工人員可以基于BIM協同平臺,掃碼查看、更新構件信息,也能及時發現問題,整改問題?;窘鉀Q了項目在成本、施工、物資之間的數據共享問題,提升項目建設總體管理水平。(三公司 韋奮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