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興安基公司決定邁出第二步:跨地域經營,不僅僅是跨出上海,跨出華東,而是跨出國門。在分析了國內建筑市場僧多粥少、競爭日劇的形勢現狀和總結了多年來與日、韓、美、新加坡等多個國家的國外建筑承包商、工程監理交往的經歷經驗后,公司肯定了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興安基公司通過上海建工、聯合中國路橋、上海外經貿投了柬埔寨、越南等水工工程和路橋工程標,最終柬埔寨湄公河大橋中標,開始了興安基公司境外施工的處女作。
之后的近5年中,興安基公司又簽下了柬埔寨57B公路、金邊港碼頭、上丁湄公河大橋等涉及道路、碼頭、橋梁不同施工領域的3個工程。
勇闖湄公河施工的幾大禁區后,湄公河大橋建設圓滿竣工,扯下了境外建筑市場的神秘面紗,平添了勇氣和信心,于是興安基公司開始通過國際招標,獨立進入文萊建筑市場。
國際招標是業主設下的擂臺,前來打擂的有日、韓、新、馬等國15家建筑企業,興安基公司作為唯一的中國企業在前4個房建工程標中雖排名靠前,但最終未能勝出,直至第五個高速公路工程才中標。
從經營角度來看,投身海外建筑市場,參與國際競標除了熟悉運作途徑,熟悉菲迪克合同條款,提高外語交流,外事處理水平外,另一收獲即是可獲得更多境外工程信息。如馬來西亞的幾個工程信息就來自文萊項目部。于是公司從2008年開始就瞄準了馬來西亞,先后投了5個標。
2010年,白俄羅斯。2011年,蒙古、南非、關島、毛里求斯等國都進入了公司的經營版圖??梢哉f,不少國家因為這些洽談項目驚動了政府部長、市長、駐中國領館總領事,他們造訪局有限公司表達了良好的合作意向。
通過開拓境外市場的大膽實踐,興安基公司人的眼界確實變了,變得開闊、變得自信了。對于經營工作人員來說,當甄別篩選信息、研究當地法律法規、了解國外勞力的準入門檻、施工安全和環保規定以及風險規避等成為了熟練程序后,建筑市場畫地為牢的國境線變虛了,地球村的概念變實了,經營理念破繭成蝶了。這也是在開拓經營中企業自身資源發生相應變化的要素之一。(樓樂心)